大年初三,按照闽南人的习俗这一天是不串门的,所以,厦门的亲友也就不串门了。我们就来到了泉州,准备参观几个景点后去晋江的朋友家,反正我们都是“新兴闽南人”,不讲究了。施琅故宅位于泉州市区东边巷的泉州农校旧址内,是清代康熙年间水师提督、靖海将军、靖海侯施琅的旧居,位于晋江市龙湖镇衙口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康熙丁卯年重建宗祠。
施琅(1621-1696年),晋江人,康熙二十二年率军统一台湾,官至水师提督,封靖海将军靖海侯。施琅在泉州城内建有“四季园”,现为旧泉州农校内的冬园,施琅故宅与冬园“松石山房”(已废)相依托。百度上介绍“现存建筑为二进五开间歇山顶建筑,大门开于东南侧,护厝两边各设一门,内有天井、秉报、厢房等。南围墙大门旁开,旧宅系官邸与民居融为一体的砖石木构造建筑,规模宏伟,建筑格局严密壮丽,颇具特色。旧居部分建筑在清代号作“崇正书院”,护厝围墙外尚有石砌水井”,这些我都没有看到,也不知是我走错了还是什么原因,我看到的就是如图片上的大片公园。一问才知,施琅故居原来建筑体量很大,后因历史的原因,加上家道中落,原故居被拆除很多,所剩无几,倒是一个冬园剩下来一部分,已开辟为公共公园,就叫“释雅山公园”,这实在太可惜了,听说泉州也想再次扩建,只因施家后人认为这是私产,要政府补偿,一直谈不拢便搁置至此。
说实在,泉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又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历史文化遗存很多,加上最近许多遗址打包申遗成功,应该早就挖掘、整合这方面的资源,这么好的资源与机会,其他城市求之不得,而泉州市政府尽然这么“木讷”让人惊讶,泉州市一直以来都是重商轻文,看来确实如此。
施琅早年是郑芝龙的部将,1646年(顺治三年)随郑芝龙降清。不久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义旅,成为郑成功的得力助手。郑成功手下曾德一度得罪了施琅,施琅借故杀曾德而得罪了郑成功,郑成功诛杀了施琅父亲与弟弟。由于亲人被郑成功杀害的大恨,施琅再次降清。施琅投降清朝后,被任命为清军同安副将,不久,又被提升为同安总兵、福建水师提督。1681年(康熙二十年),康熙帝采纳了李光地的意见,授施琅福建水师提督,施琅积极进行攻讨台湾的部署准备。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康熙帝决定攻台,命施琅与福建总督姚启圣一起进取澎湖、台湾。次年六月,施琅指挥清军水师先行在澎湖海战对台湾水师获得大胜。上疏吁请清廷在台湾屯兵镇守、设府管理,力主保留台湾、守卫台湾。因功授靖海将军,封靖海侯。1696年(康熙三十五年)施琅逝世,赐谥襄庄,赠太子少傅衔。施琅死后与其妻王氏、黄氏合葬。泉州城内有靖海侯府和施氏大宗祠。在同安东郊有绩光铜柱坊。台湾在清朝牢牢地把握在大清的版图,这一点,就海峡两岸尚未统一至今是十几亿华人心头之痛,今天我们该永远纪念并记住这个人--施琅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