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记》-2(西安碑林之一)
落地西安的时间是下午两点多,本来一个下午是可以去几个较近的景点,但落地后的核酸检测浪费了近一个多小时,到达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已经是近四点了,按计划立马打车到最近的碑林,还好,西安的时差比厦门晚了近四十多分钟,给我又争取回来了一点时间,要不然确实有点紧张,因为我知道碑林我是要细看的。闲话不表...
碑林我是第二次来了,距离第一次已过36多年(1986年),那时还在上学,对这些文化深层次的东西还没有像现在这么痴迷与理解。因疫情的关系,这次人不多,寥寥无几,这也为参观欣赏提供了方便,全然没有像30多年前那样人山人海的景象,当时,还见到大量青年人尤其是小孩子跪在碑前临摹,那种震撼场景倒是没有了。
西安碑林是在原孔庙地址上所建成,原是古代官办的学堂。碑林创建于公元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数目最大的一座艺术宝库,收藏有从汉到清的各代碑石、墓志共一万多通。这里碑石如林,故名碑林。我们知道,中国汉字从古代陶器上的鱼虫纹算起,有七八千年历史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演化,现代除了实用外还有十足的艺术美感成份,成为了极具美感的艺术门类,这在世界文字上绝无仅有。在这东方艺术的殿堂里重温美的历程,获得真正的艺术享受。碑刻,不仅要字写得好,还要刻得好,缺一不可,如果两者皆能达到一定的高度,美美与共,将会达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汉字深深的影响了我们这个民族,并延伸到整个东方民族文化,从这一点上来说,中国人,尤其是文化人应该跪着看碑林,那一宗宗石碑都是圣物。时过三十多年,还要再次来看碑林,就是这个原因。这里是书法家的“圣地”,所有写中国毛笔书法的人都应该在这里观摩学习、顶礼膜拜,早在三十多年前,我来的时候就有很多小孩子跪在地上临摹书法,人满为患,连脚都插不进去,让人深深震撼。
西安碑林博物馆除收藏历代碑刻墓志、石刻造像之外,还有古代书画、古籍、文房四宝、孔庙祭器等类文物总计1万余件,其中展出的碑刻墓志4000余件。因其藏品体系完备、体量巨大、价值极高,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宝库、书法艺术殿堂”,1961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8年被评定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西安碑林是艺术宝库,也是文化、历史的宝库。这里的每一通碑都有说不尽的故事,都是国宝级文物,弥足珍贵。
西安碑林分三个部分,一是碑林,二是石刻拓印艺术,三是古代石雕艺术,内容很丰富,我们分三部分展示。
顺便说一下,时逢十月金秋,西安碑林里的桂花树开得正旺,整个园区香气弥漫,十分怡人,在里面就这桂花香都舍不得离开,还有石榴,一个个又红又大,煞是好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