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三峡大坝”对我国西北气候的影响》

(2021-08-30 11:40:44)
标签:

随笔

杂谈

微信

分类: 茶夜杂思录
《关于“三峡大坝”对我国西北气候的影响》

       近年,经常看到一些网络文章,说“三峡大坝”的修建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的降水,导致近年北方多水患,身边朋友也多有支持此说。其实,只是一种“望事生义”的个人臆断,纯属胡说八道!

      地球上的气候从来都是在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时而温度带和降雨带北移,时而南压,其间距时间数十到几百年,甚至数千年不等,气候的变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变化。这个“变化”时大时小,大时“天翻地覆”,“改天换地”,如过去数千万年间的几次冰期。一次冰期冰川最远可达到中国的长江以南(接近两广),并且延续数百近千年,导致环境变化,地球上生物“大灭绝”、“大突变”。小时一个周期数年、数十年不一。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导致地球上的气候一直在有规律的变化?目前还没有完全的证据。本人是个地理气候的业余爱好者,无论走到哪里第一敏感或感兴趣的就是当地的山川地貌,气候征物。我从1987年大学毕业分配到祖国的西北重镇兰州工作,深刻观察、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那个时候就感觉当地的降水一年比一年多,听老人讲,解放前的兰州段黄河冬天是结冰的,并且冰厚可以走马车,我在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是从来没有见过兰州黄河结冰的(我的工厂就在黄河边)。后来我离开兰州到东南沿海,但我每隔几年都要回去看看,发现从兰州中川机场往兰州的高速公路两旁山上每次都在增加绿意,以前可是“寸草不生”,一眼看过去都是黄土丘连绵不断,说明降水在持续增加。作为外地人“旁观”者可能比长期身处其中的本地人看得更清楚。

      在近年,降雨带北移与过去的地球气候变化规律有直接关系,导致北方植被改善,加上退耕还林的影响,黄河含沙量一度低于长江(这些都有报道)。这和三峡大坝几乎没有大的关联(也不排除弱相关关系,但一定不是直接原因)。网络文章的门槛实在太低,导致写文章的小编们鱼龙混杂,是个人都能写,啥都敢写,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大多自娱自乐,纯属胡说。

      最近,学界也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有文章提出若干年后,北方降雨量增加,我们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否还有意义?我看这个不必担心,工程就是解决当下的事,至于未来的气候变化要延续到什么时间、到什么程度,目前不可能有定论。我想,这个变化一定是非常缓慢的,如果快了,那倒成了“灾难”。

      写到这里,想多说几句,关于人类的发展,气候起了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历史上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几次崛起都与气候变化有直接的关系,比如金、蒙古(元)、后来的满族(清)。由于周期性的气候变化,北方降雨增多,导致北方草原水草丰美,牛羊繁盛,人丁兴盛,自然有物质基础和人口基础向南扩张(不可能向北),这直接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走向..。

       中国北方的沙尘天气也是自然天气现象,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厚达数百米的西北黄土高原就是数百万年前从西伯利亚吹过来的(也有水成说,但已经证明是错误的),数百万年前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人还没有出现。2003年的非典和2020年的新冠病毒肆虐我国北方(尤其是京津冀大城市),成功将人类活动暂时按下暂停键,沙尘雾霾天气照样“如约”出现,为我们做了难得的“实验”,证明沙尘雾霾天气与人类活动关系不大。

      关于这个话题本来就是一门大学科,在这里只能“简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专门读专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