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行(一)
扬州行(一)
甲辰冬月与邓兄扬州五日行。
人道“烟花三月下扬州”,而我与邓兄一时兴起的扬州行赶在了冬景天。虽是说走就走,但也在“预谋”之中,是我来扬州早有存心。今年夏天与马哥杭州游就有去扬州之意,只是因扬州回京车票不好买放弃了,扬州未去成于心耿耿。扬州,邓兄公干曾来过数次,此行则是专为陪我而来,他的主动促我成行,了我心愿,让人心头发热。冬景天,旅游淡季,车票好买,住店便宜,景点人也少,可谓三优点。缺憾或许是景色不如其他三季。
人是“缩地魔”。早上9点从京城南站乘高铁出发,下午2点半就到了古城扬州,近千公里用时5个小时;票价485元(腊月车票降了12元),平均1小时近百元。时间就是金钱,此言不虚。
从扬州东站乘20路公交车到住处——史可法北路的如家酒店,路上经过的河流就有或宽或窄的四五条;而后几天的行走处处都有河流伴随。扬州多水,是我对扬州的初步印象。我见识也少,这可能是江浙一带城市的共性。我们下车的站名是漕河桥东。漕河,漕运之河。从地图上看这条不知名的小河,西接邗沟东与古运河相通。
到扬州当日下午,我与邓兄游览的第一个去处是个园。邓兄有个好习惯,每到一地都要买当地地图作为指南。从房间出来,他手里就多了张地图,那是当年公干来此所购,应该有些年头了。从住处到个园近两公里。安步当车,是邓兄的首选我也同意,但他的步子我早就有所领教:跟不上,他的步行速度快我一倍!我曾让他慢点,他的回答却是慢了达不到保健身体的目的,所以必须要快。不仅要快,还得有量,即让他手机上的那个体能圆环闭合,才能达到他设定的锻炼目标,否则浑身就不得劲儿。今天他走的路和目标还有差距,我就让他用他的健身速度前行,我在后面跟着,到公园门口集合。看到他身体前倾、摆动手臂,大步流星慢慢融化在路上的人群中,我心中不由赞道:这个老家伙!在个园北门见到他时,我也走出了一身汗。
个园主人爱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字拆开如“个”,竹叶亦形似“个”,个园之名由此而来。个园北门前的巨石上标有“中国四大名园”字样,显示出它的非同一般。

个园让我最惊艳的是红色的枫叶(从导游处得知树名)!细小的红叶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簇拥在枝桠上,红得透亮、柔嫩,红得像火一样。看到满树的红叶时我禁不住“呀”了一声。以前看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联想到的是香山红叶,如今看到个园的红叶,才明白谬之万里,香山的红叶哪里比得上扬州的红叶!扬州的红叶才是诗人笔下的“霜叶”,也只有这样的红叶才可比肩“二月花”。(诗人杜牧曾在扬州做过节度书记)可惜的是用手机拍下的红叶减了成色,少了在枝桠上红红火火的神韵。扬州冬天的红叶最美!
回来后得知个园的石头是极有讲究的:各色石头叠垒出四季景色,这也是个园的核心特色,只可惜知道也晚,当时未能细看,留下遗憾。
个园的建筑格局是前宅后园,它的南门在东关街上,小门不大,像是普通人家的住处,应该是“原装”。小门的气魄远不如我们进来的北门,不仅门阔大,还有停车场。
东关街是扬州著名的老街,可上溯到唐代,曾是重要的商埠,既有官衙也有商铺,是红火热闹处。书上有记载:每到傍晚街上的“绛纱灯万数,辉耀空中,街衢巷陌,珠翠填咽,邈若仙境”。恰是“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富人们的销金窿所在。现在仍然商业气息浓浓,各色买卖沿街排列,其中最多是售卖各色小吃的铺子。从个园南门出来,已是万家灯火,东关街上也是流光溢彩。我们在东关街上走了走,没有在街上吃饭。过了两天才又来此专门吃了顿晚饭。
邓兄每次出游,笔记本电脑是他的标配,因为他要“工作”。回到酒店,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忙活“工作”。由于这一天事多,“工作”没有完成,但早已超过他平常入睡的时间,也只好先放下了。第二天6点多我醒来一看,他已经在电脑前“工作”,他说5点钟就起来了。我说你累不累呀,他说,活儿没完呐。此后的几天,睁开睡眼看见的就是邓兄在电脑前埋头“工作”。
2024年12月28日星期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