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疫情下的庸常生活续三

(2022-06-10 19:06:06)

疫情下的庸常生活续三

 毫无例外,我居住的胡同口也有了检测岗。我住的胡同老北京人称之为“死胡同”即只有一个进出口。这样的胡同都是小胡同,除了住户不多也很少有外人来往,其实就像是一个大杂院。这类胡同的检测岗比其它街口晚几天设置。这样,我住的这一大片街区凡是进出的“口子”就都有了检测点(别处咱也没去过,是不是也这样不敢妄自猜测)。当要求人们出行须持24小时、48小时或是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时,对这些穿街过巷的人们进行检测,让我脑子有点不够使,想不明白有无必要。而对我这样人来说,等于是回家进门前还要检测一下是不是“阳”。想不明白的事儿就不想了。听老伴儿的话:人家让你干嘛就干嘛!

 

 守胡同口的是两个人。白班是男人,夜班是女人,俩人是安徽阜阳老乡。男人胖胖的身材,2008年就和老婆来北京打工,也是北京了。从前做餐饮,一闹疫情,生意不好做了就转行当临时保安,一天150元的劳务费,一天一结,还管饭。每天有人送盒饭到胡同口。女的身材矮瘦小,是正式保安,劳务费月结。女人的老公在北京送外卖。在胡同口值班站岗,一站就是12个小时,虽不累但熬人。都是为生活打拼的受苦人。不容易。

最初几天,胡同里有人对这种叠床架屋式的刷码有想法,或是不刷或刷的时候嘟囔几句不中听的话。几天过后,进进出出就是这么点子人,爱聊天的街坊有时站下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脸熟了刷码也就马马虎虎了。对于在胡同口刷码,贤人有话: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过了两天,值夜班的女人换成了另一个男人。



   公元2022年530日遛弯到了王府井大街。这里是京城人流最为密集的商业街,如今被小小病毒逼得冷冷清清门可罗雀。曾经的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张袂成阴挥汗成雨的热闹景象也成了明日黄花。

疫情下的庸常生活续三



也是闲极无聊在王府井开了一辆小黄车。多年不骑自行车了,觉得很不习惯,车把摇动得利害,首先想到的是岁月不饶人。骑在车上小心翼翼,担心被后面速度飞快,又悄无声息的电动车撞到,不时回头观察。骑上车腿变长了,突然想到沿着长安街西行经天安门广场,然后回家。到了天安门的正前方,两边观看,发觉本来世界第一的大广场似乎更加宽大。不由得停下车,往两边拍照。此处值勤的警官走来提醒我,这里不许停留。我说马上、马上就走。我的照片把从亘古走来又向着永远走去的京城留下永恒的一瞬。


疫情下的庸常生活续三

照片:流动时间中的永恒一瞬

2022年6月10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