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走智珠寺

(2021-07-25 23:22:55)

闲走智珠寺

京城智珠寺前几年就听说了。说是一个比利时人花大价钱承包了智珠寺,开起了高档餐厅,供京城的富人们消费,赚国人的钱。这种说法很容易带节奏。我是不太关心这些事情,听听就过去了,心里想老外肯定赚不到我的钱。那地方咱不去。最近却又听说不是这样的,这老外是出自于保护古建的目的,出资把这几乎废弃的古寺庙修旧如旧,很好地保护并利用了起来。最近成了年轻人打卡的处所。甚至要有点成网红的意思。关于智珠寺的前世今生,网上介绍的文字图片多了去,这里再说也是抄人家的。想要详细了解,去找度娘就行了。

今天遛弯遛到了坐落在胡同里的智珠寺。从五四大街进沙滩后街,不拐弯,一直向前走就是沙滩北街胡同。沙滩北街的南口有两个著名的单位,它们大门相对,右手侧是求是杂志社,左手侧是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都是老有名的机构了。顺沙滩北街胡同走到顶头,就能看智珠寺并不高大也不显眼、而且让民房半掩的山门。有说是深山藏古寺,其实京城的闹市中隐藏的古寺更多,只是由于城市的建设那些古寺不是消失了就是挪作它用了。

闲走智珠寺

门洞里有投影反复播放修复寺庙的理念与过程。还有两件器物陈列,其中一件像是撞钟的圆木,用绳索吊着。是否寓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但只是有圆木而无钟。我不懂其中有什么讲究,只是胡乱瞎猜。就像照片中的那八个蹲着的塑像,围着一条石条,个个都托腮凝思,怕也没什么答案。

院子不大,干净整洁,也很安静。建筑物都显得古旧,呈原生态状。做到了修旧如旧的初心。院子的最里面是一间茶室,经营者在大殿的台基上,设置了一些可坐可倚又可卧的茶座。若干年轻人在那里随性而坐,安静地品茗。院里人不多,都是年轻人。除了喝茶就是取景留念。

开始以为茶室与高档餐厅是同一个老板,后来问餐厅的服务员才知道是两家。餐厅外面没有通常的招牌,凡知道这里的人也都知道这家餐厅。还是听说,这家餐厅曾是某电影明星订婚的处所,来了不少演艺界的大腕祝贺。古寺餐厅与明星大腕相得益彰,相互抬举。

与我前后脚走进这座古寺是一位大姐。古寺还是工厂的时候,这位大姐曾在这里上过班,多少年了不曾来过。这次来是旧地重游找寻当年的足迹。我能时不时听到她被口罩捂住的嘴里发出轻微的感慨声。当我站在八个蹲着的塑像前,她问我,你能看懂这是什么意思吗?我老实回答,看不懂。她还是追问,这有什么含义?我和她开玩笑说,您想它是什么含义它就是什么含义,随您想。

当我走进餐厅一探究竟的时候,这位大姐也跟着进来。服务台前两位小姑娘彬彬有礼。我问,咱们这里的人均消费是多少钱?一位姑娘回答,一千一到一千五。我听了尽量保持面部平静,就像见过世面经过阵仗的主儿。我又问,能不能看看你们的菜单?一位姑娘回答可以,一面把菜单递给我。

看菜单的时候,听见旁边的大姐问姑娘,你们这儿有来人吃吗?服务员齐声回答:有呀。我扭脸笑着对大姐说,您太小瞧京城里的人啦。经姑娘同意我把菜单拍了照。因为没有看到餐厅的招牌,就问服务员,你们餐厅的名字是什么?一位姑娘说出了两个英语单词。我是文盲,只听出来好像是什么“皮特、包特儿”。姑娘给我解释:含有北京的意思。往外走的时候,迎面进来的又是两位年轻姑娘。服务员上前招呼,听到来人说,我们是电话预约……

走出餐厅外,大姐问我,你会来吃吗?我反问,您呢。我可不来!大姐的嗓门突然大了起来。我点点头,同意她的意见。

闲走智珠寺

遛弯回到家里,吃着豆包和中午的剩菜,琢磨着手机里拍下来的菜单。心里想豁出去叫上马哥和白工去吃一次。咱也装回阔人,行不行?!

当下有一种时髦就叫作:装!

 

2021年7月25日星期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