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树林的乐趣

标签:
教育育儿游戏定向运动小伙伴 |
分类: 育儿心经 |
清明节的头一天我就感冒了,昏沉沉地不想动。可是,节前给儿子在野外定向活动报了名,要是不去儿子肯定很遗憾。强撑着一大早爬起来,把儿子叫醒,两人啃了口面包,打上车直奔活动地点——雨花台。找到大部队后,便跟着带队老师钻进了一处偏僻的树丛,在树丛的空地上上了40分钟的课,大概了解了定向是怎么回事。幸亏儿子大了,这种速训他能自己理解,如果是小小孩,估计听了等于没听。理论学完,每个孩子发了张花花绿绿的地图,开始自己看地图找指定位置。其实在小孩子看来就好比拿着个藏宝图寻宝。
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在上课
参加活动的大孩子不多,总共六个人。巧的是,里面居然有四个孩子是我常玩的亲子论坛的,这可真是趣味相投。原本怕儿子找不到伴,这下没问题了。估计是经常带着儿子参加各种活动,他同陌生孩子熟悉的速度比以前快多了。老师在前面讲理论,儿子在下面没几分钟就跟身边的女生聊上了。
扯远了,回到正题。上完课,美女老师带着他们开始钻树林。人手一份地图,找宝呢!
密林深处,儿子紧跟小美女队长,披荆斩棘。
儿子回来跟我说,他是紧跟领导的,有个男孩很不服气小女生当队长,坚决要求自己另辟蹊径。队长同志即使严厉批评,那男孩还是自己走自己的路。尽管觉得那男孩挺有主见,可还是教育儿子团队行动时要服从领导的指挥,有不同意见可以所有组员讨论。但是,一旦形成最终结果,还是要服从大多数的意见。钻树林子还能学到团队合作精神,很不错。
老师在耐心指导
第一轮定向路线是有老师带着。第二轮的路线是几个孩子自己拿着图找路,找东西。我们几个陪去的家长光顾着聊天,也没搞清楚,还以为第二轮还是老师带着,等孩子走了好一阵才发现老师一个都没跟。多少有点担心,我开始后悔没给儿子带个手机在身上。而且这时开始下小雨,孩子没带任何雨具。看来这次可真是难得的锻炼了。等了差不多1小时,就看一队孩子走了过来,鞋子和裤子上沾满了泥巴,头发湿漉漉的,一副狼狈像。儿子的表情相当兴奋,对满身的泥巴毫不在意,兴冲冲地讲他们钻林子的事情,定位的6个点找到了3个,直说不过瘾。钻了两个多小时的树林,居然还不过瘾,看来这些孩子太喜欢这样撒撒野了!
找到了一个定位点——挂在树上的桔红手提袋。
我们小时候有很多的时间和机会去野外疯玩,可现在这些孩子能这样疯玩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回家路上,儿子对我说,他就喜欢这样一大帮孩子一起,在没路的地方钻,感觉像真正的冒险。他边钻树林,边想着看过的讲一个孩子在森林里独自生存的课外书。看来下次再组织这项活动,儿子肯定是积极分子了。可我转念一想,一大帮孩子真不容易凑,像儿子这么大的孩子能出来玩的实在不多。现如今想找一大帮孩子的地方只有各类培训班。何况,这次参加的不也是个定向运动培训班吗?我们是花钱买钻树林的机会呢!哎,如今这种对孩子“圈养”的方式,难道真是为孩子好?一帮孩子在一起疯玩,能力得到的锻炼比上多少培训班都有价值。可惜啊!大多数家长更看重分数,而能力的培养又有多少人放在心上呢?希望更多的人能意识到,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为他们的明天打基础。孩子们在一起玩是在接受大自然对他们的教育。这种教育比任何一个培训班都更实际、更有用、更贴近自然。大家都能往这个方面想,儿子就能很容易地找到小伙伴一起钻树林了。
胜利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