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意珠儿手未操

(2016-09-24 22:10:52)
标签:

锁麟囊

分类: 戏曲糖果盒
锁麟囊《选妆奁》中的那句“不是我苦苦寻烦恼,如意珠儿手未操”,“如意珠儿手未操”何解?
记得 有一种说法:薛湘灵对这门亲事不满意,又不好违抗父母之命,就借选妆奁刁难仆人,算是一点反抗。那“如意珠儿手未操”,就是没有拿到如意郎君的意思——这也是剧作家翁偶虹的本意。

偶觉得还是不要隐喻、索引的好。
这戏中心想表达的意思,在《一霎时》那段里讲了,特别“想当年我也曾撒娇使性,到今朝哪怕我不信前尘!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这句。选妆奁的种种,大概就是薛小姐娇嗔、撒娇使性的一种表现吧。如果非要加上反抗封建婚姻,萌芽个性解放,那就不是薛湘灵了,就成林黛玉、崔莺莺了,那还要有个《锁麟囊》前传才说得清,累赘了。

而且,如果是借选妆奁表现反抗意识,也不好解释为啥看着花瓶就高兴,看着母亲往囊里装宝贝,也渐渐有点喜眉笑眼的了。反抗式的刁难,应该是看啥都不顺眼才合理。看来还是骄娇的小姐脾气使然。
那“如意珠儿手未操”,大概就是泛指一些事还没遂心如意吧。至于是什么事,也不确指什么。薛湘灵初次结婚,对婚姻生活是否如意不能确定,临近婚期,撒娇使性,很情绪化也是有的,就是现在说的少女婚前综合症吧。

当然,不知道翁偶虹的本意到底是怎样。其实,作品,一经问世,就不再是作者个人的专利了,变成了社会的文本,要接受大众的解读。要不,那么多红学家,不都没了饭碗。

又多想了一点儿,为什么50年代会禁演《锁麟囊》。这戏是劝人向善的啊,既不黄色,也说不上迷信,到底什么,触动了统治者的心弦?
觉得这出戏,对于“革命者”的意志,是有“侵蚀”和“软化”作用的——富人周济穷人、穷人报答富人,一派阶级调和的论调;收余恨、改性情,多做善事——这些因果报应的宣扬都和阶级斗争的主旨是不相合的,和后来“不断革命”的路线满拧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
大概就是这出戏传达出的温婉气质,和当年日益激烈的时代气息,不相合了吧。在统治者眼里,它也许不是一剂见血封喉的毒药,但那缓释的迷幻药效,更是要提防和及早禁止的,因为它比剧毒更令人放松警惕,在不经意间,就已经被它缠绕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