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的非典型性阅读

(2010-11-24 21:13:22)
标签:

绘本

亲情

山羊

育儿

分类: 绘本的说与演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是一个挪威民间故事。讲述的是三只都叫嘎啦嘎啦的山羊过桥去对面山上吃草时的经历。

 

http://s6/middle/55012fedt95cc52888b65&690



http://s7/middle/55012fedt95cc579c7836&690

 

基础版:角色扮演

 

  利用绘本搭桥,创作一个绘本剧场。在很多时候是成人的意愿,有时,听周遭朋友们说:“我们在家表演。”表演,对我来说是个很压力的事,除了聪聪主动,我们很少会演绘本。

    好在即便聪聪主动要求,也仅仅是简单的“对号入座”。早期有《巴士到站了》(儿子是五味太郎迷,这本到站了,下车了的简单图画书硬是给我们派上个角色),还有现在的《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与聪聪之前的绘本相比,《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情节相对简单,但这也恰巧提供了无限的创作可能。
    首先,人物性格很明晰,小山羊与中山羊的聪慧,大山羊的强壮和勇敢,山怪有点憨憨、傻傻的。

  角色基本是内定的,儿子最近喜欢和我玩唱反调的游戏,在角色划分上也延续了这个风格,我家体形最大的——爸爸,被圈定的角色竟然是小山羊,而我家声音最稚嫩的——儿子,竟然一定坚持演大山羊。至于我吗,没有悬念的只能演那只挑剩下的不温不火的中山羊。

  虽然是演出,但确切的讲是一台只有声音效果的演出,除了声音,我们是捧着书、窝在被窝里演。没有了动作元素,配音则显得更加重要。老公压低了成年男性雄厚的声音,期望它更符合身材小小、声音细嫩的小山羊,而儿子则扯着大嗓门,狂喊:“来吧,我有2把剪刀,正好刺穿你的眼睛;我还有巨大的石锤,正好把你撕成碎片。”

    对于聪聪的角色划分,我一直持尊重态度。图画书本就是一个玩具,是让孩子体会阅读的道具,家长本着孩子喜欢的就是我喜欢的心态去配合对孩子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其实这也是让孩子进入阅读世界的最简单的方法。 

    私下,我也会剖析聪聪为什么喜欢大山羊?

    聪聪一直很仗义,在一岁半左右,他的好朋友被人欺负了,他就会冲上去,或明或暗的帮自己的伙伴出气。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另外,他身体里有一份深植血液的哥哥气。对于生二胎,我们家有一个最积极的倡议者——聪聪。关于要一个小弟弟,我和聪聪讨论过很多次,但每次,他回馈给我的都是“我会照顾小弟弟。”就连外出逛商场,那些可爱小鞋、小衣服也会激起他骨子里那份对弟弟的爱:“妈妈,这个买回去给小弟弟穿。”仔细品读,你也会发现《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正是一本讲述兄弟的故事,那只大大的山羊,不正爸爸妈妈不在家里时的顶梁柱。

 

    那么既然是老大,为什么不先上桥,击败山怪,让后面的二弟,三弟安全的过桥呢?

   这个话题也正引出了《三只山羊嘎啦嘎啦》在我家的非典型性阅读。

 

升级版:颠覆出场顺序

    孩子对图画书的理解往往会出乎成年人的预计。在聪聪阅读了十多遍《三只山羊嘎啦嘎啦》后,他突然向我提出了质疑:“大山羊为什么不先上桥呢?”“大山羊先上桥会发生什么呢?”“把山怪打死呀。”孩子的表达还无法向成年人那般精准,但我猜出了聪聪的想法:“你是觉得有了大山羊的保护,小山羊和中山羊就不会遇到山怪,会更安全吗?”聪聪点了点头。

  然后,他拿起书把整本书倒过来,告诉我:“妈妈,从后开始读。”

  于是,按照儿子的思路,我们开始了另一版本的《三只山羊嘎啦嘎啦》。

 

  很久很久以前,有三只山羊,名字都叫嘎啦嘎啦。他们都想让自己长得胖一点,于是准备到山坡上去吃草。

    路上,他们必须经过一条河,河上只有一座桥,桥下却住着一个可怕的上怪,眼睛想盘子一样大,鼻子有拨火棍那么长。

    大山羊嘎啦嘎啦最先上了桥,“吱—吱—嘎!吱—吱—嘎!吱—吱—嘎!”他实在太重了,桥发出巨大响声,简直要断了。

    “谁呀?是谁把我的桥弄得吱吱嘎嘎响?”山怪吼叫着。

    “是我!大山羊嘎啦嘎啦!”他的嗓音又粗又响。

    “好,我正想把你一口吞掉!”山怪大声吼叫。

    “好啊,来吧!我有两把弯刀,正好刺穿你的眼睛;我还有两个巨大的石锤,正好把你砸成碎片。”

    大山羊说完,向山怪猛扑过去,用犄角刺穿了山怪的眼睛,再用蹄子把山怪踏成一片一片,最后又狠狠的把他踢进河里。

    了一会儿,第二只山羊嘎啦嘎啦走上了桥,“嘎吱!嘎吱!嘎吱!”

    “咦,听说这桥下住着一只山怪,怎么不见踪影?”中山羊嘎啦嘎啦奇怪的自言自语。

    突然,他看到了河流里山怪的片片身体,开心地笑着说:“一定是哥哥打败了他。我可以放心的过桥了。”

    中山羊蹦跳着上了山。

    过了一会儿,最小的山羊嘎啦嘎啦走上了桥,“吱呀!吱呀!吱呀!”

    “咦,听说这桥下住着一只山怪,怎么不见踪影?”小山羊嘎啦嘎啦奇怪的自言自语。

    突然,他看到了河流里山怪的片片身体,开心地笑着说:“一定是哥哥打败了他。这下我可以放心的过桥了。”

    小山羊蹦跳着上了山。

    三只山羊越吃越胖,胖的都走不动了。

     如果那些肥肉还没有掉下来的话,他们现在肯定还是很胖的。

     好了,“咔嚓、咔嚓、咚。故事讲完了。”

 

   《三只山羊嘎啦嘎啦》除了内容简单外,最大的特点是语言的重复,所以再创作时,在中山羊与小山羊依次过桥时的自问自答和发现山怪被打败后的欣喜都是采用重复的语言。

 

 再进阶:山怪不再憨憨

   这是一个尚未开始的颠覆故事。在聪聪“发现”的牵引下,我发现了《三只山羊嘎啦嘎啦》改编的另一个角度,那就是从傻傻憨憨的山怪着手,当山怪变的狡猾时,三只叫嘎啦嘎啦的山羊又会是怎样的命运呢?

   这仅仅是个伏笔,我不想告诉他这个线索,希望他通过阅读,通过思考,用全新的眼光再去思索。

   这不正是图画书的功效之一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