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有户口的孩子该不该向北京要一张书桌

(2018-08-23 05:12:03)
标签:

杂谈

很多年没吵架了。

昨天,把玩了五年的群吵炸了。

其实,这些年来,我已能做到,看到不合自己三观的,转身走开,很少说话。

因为觉得没意义。

事实也确实是没意义。

那些民间的、无用的争论,还不如拿来做点实际的,比如说去洗个碗、拖个地板更有意义。

尤其是涉及社会,民生,屁民说多了,屁用不顶,有嘴炮嫌疑。

但昨天,因为一张照片,忍不住犯贱,决定和几个人理论。

花了我五个多小时,手指翻飞地打字。

打了五个多小时,不欢而散,这让我意识到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试图和三观不一致的人讲道理。

硬要讲的话,不外是鸡同鸭讲,因为鸡有鸡的世界观,鸭有鸭看世界的角度。

昨天吵架的起源,是有人在群里发了一张照片,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各举着一块一尺见方的纸壳,上面写着:我要读书。

图片背景是男孩和女孩的父母在北京创业工作,但是,没有北京户口,所以,这俩孩子上不了学,于是,姐弟两人,举着纸牌,在天安门广场前向北京市讨要一张书桌。

群里的几位精英女士认为,因为他们没有北京户口,不是北京人,所以,就不应该在北京读书。

我认为不对,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虽然他们没有北京户口,但是他们是中国公民,就应该和北京所有的孩子一样享受就读免费的公立学校的权利。如果不让他们在北京读书,他们去哪里读?

几位精英女士认为,他们可以回自己的老家读书。

我很震惊,因为再也没有比让孩子离开父母,回到乡下做留守儿童是更残酷的事了。中国留守儿童已经是个巨大的、悲哀性的社会问题。那么多的孩子在缺乏爱与教育的环境中野草一样独自荒蛮长大,还有比这更悲哀更残酷的事情吗?

我的论点是,如果北京因为他们没有户口就不应该在北京上学,那么请北京政府不要收他们父母的纳税,因为他们的户口不在北京,完全没必要给北京纳税而是回老家纳税。可既然北京政府收了他们的税,就应该让他们的孩子享受一个纳税人应该享受的最基本的平等的社会公共资源。

精英女士们认为,北京的城市承载力有限,容纳不了那么多学生。

我的观点是:北京市房子已经卖出天价了,为什么配套设施不跟上?在建了那么多小区的同时,为什么不配套建学校?人口一直在膨胀,房子越盖越多,难道当政者不知道盖这么多房子住进来这么多人就意味着原来学校的容纳量不够吗?居民在买房子的时候是缴足了配套费的,那些配套费都花到哪里去了?政府为什么不能扪心自问?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当一个国家,两眼盯在钱上,弃未来最宝贵的人口资源于不顾,难道不是鼠目寸光的莽夫行为吗?

精英女士们认为我或者孩子的父母们应该体谅政府的难处,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他们可以去读私立学校。

是在,我承认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就像比尔盖茨的女儿出生在世界首富的家里,有的人就出生在战乱的非洲。但是,我们要说的要比的不是美国和非洲的关系,是我们共同出生和生活并为之尽责任尽义务的土地上,我本应就读免费的公立学校,是平等的摆在每一个人面前都可以享受的公民权利,孩子的父母可以可以选择不享受这份基础权利让孩子去读私立学校,但是不能不给孩子可以就读免费公立学校的机会。可以享受但不去享受和可以享受而捞不着享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可以自愿接受前者,但你们不能剥夺我享受后者的权利。

几位精英女士认为孩子的父母为什么非要来北京?他们可以去别的地方创业,如果人人都来北京,北京还不得塞爆炸了?

对不起,这个观点非常让我咋舌。自由迁徙,可以自由选择生活的城市,是生而为人最基本的自由,他们为什么不可以选择来北京工作创业?

几位精英女士之一说:如果他们来了北京,马上就孩子跟着来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也就来了,北京怎么容纳得下?

我认为这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他们来又不是做北京的寄生虫,说明来北京创业或工作的人善良有能力,来北京没有忘记父母,也能养活得起他们才把他们接来,又不是把他们接来揩油北京的社会福利,难道这不是每个人都喜闻乐见的人间温暖吗?难道就因为他们没有北京糊户口,就连家人团聚的权利都没有了吗?

一位曾经的民主大V女士,现在变成自干五了,说我以抨击政府为政治正确,有本事我去微博喊,我上街。

其实,我是个对政治一点都不关心的人,而且我一直认为女人一旦热衷政治就会特别狰狞丑陋,所以,我从不沾政治的边,只是,我认为纳税钱纳税支撑着政府这个机器运转,不是为了运转着好看也不是让我们赞美它运转的很漂亮的,而是要监督它使用纳税钱的人有没有切实地为公民服务的,相对个人来说,政府很庞大,个人很弱小,让弱小的个人去体谅政府很不容易了,是很荒诞的。一个被赞美的政府,只会在赞美声中昏庸下去,只有一个接受监督和弹劾的政府才会时刻保持警醒前进。前阵我看特朗普的推特,特朗普说美国97%的媒体都在挑剔刻薄他甚至骂他,他很生气,气得跳脚,却又没有办法。我想等我们的媒体什么时候可以这样尖酸刻薄地监督挑剔政府,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走向欣欣上荣所向披靡的。

瞎扯了半天,回到正题,我认为每一个出生在中国的人,不管他的出生地在哪里,都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地方,想要生活的地方,他们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做一个合法公民,就应该和当地居民一样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社会资源,而让他们的孩子能够跟随在父母的身边,有一个健康快乐、不曾缺失过爱和温暖的童年,能够和当地的孩子一起就近就读公立学校,是一个政府最起码的人道和卓有远见的表现。

因为,一个国家,是由人组成的。

只有在爱的浸泡中长大的孩子,才懂得爱是多么的有力量,才懂得去爱别人,爱这个国家。培养有爱的人的第一步,就是请让孩子们在父母身边长大,进入学校,长成一个强大的未来。

昨天吵了五个多小时,是拿手指打字吵的,因为被群起而围攻,我累得后背疼,夜里躺在床上,我就想,这是何必呢?这样的争论又有什么意义?

现在我还在执拗地写下这些文字,就是因为我觉得它是有意义的,因为,即使你是弱小的个体,你也有权利对一些现象说不。

如果你不说不,那些现象的缔造者或者拥护者们,就会觉得他们拥护的是正确的,正义的。

昨天这一场争论,其实是关于自由和公平的争论,我坚决地维护生而为人所应该拥有的自由与平等,尤其是政府提供的社会公共资源在每一个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条件好的,可能会放弃使用这些公共资源,但,必须保证每一个人都有使用的权利。

说很的,吵完这一架,我很悲凉。和我吵架的这几位精英女士,也读书,甚至也是文化人,但特权意识是如此的强烈,还是让我震惊的。我所说的特权,并不是指高官权贵们的特权,相对于没有户口就不能在北京读书的姐弟俩,户口在北京的孩子就是拥有特权,可以在北京读书的特权。特权在中国被拥护被认同,这只是九牛一毛的表现。

今天我依然在想这件事,是因为我想到了自己身在美国,原本,一直很纠结,我回去之后,到底还回不回来了?

吵架吵了五个多小时后,我得到了答案:还是要回来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