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真爱没有审美标准
文:连谏
五年来,怀疑是她的生活主线。
怀疑他的爱,不过是一身在异乡男人排遣寂寞的籍口,原因么,很简单,他事业蓬勃、帅得一塌糊涂,是诸多女孩子向往的标准钻石王老五。
而她,不过中学学历,身材不好,五官普通,甚至连份稳定的职业都没有。
因着一次活动相识了,便开始了一场让她将信将疑、也不被亲友们看好的爱情故事。
他第一次说爱她的时候,她想这个人真会开玩笑;
他送她浪漫惊喜的时候,她想这个男人情商真高;
他带她去看新楼盘选新家时,她甚至悲伤地想,不过是在参与一场和自己无关的选择活动,就像帮异性朋友为妻子选生日礼物,至于选择结果,则是由另外一个幸运的女人来享受的;
当他诚挚地把一枚钻戒套到她无名指上,并请求她嫁给自己时,她哭了,是因为害怕,生怕这是是一个梦,醒来一切成空。
可,事实告诉她,这是真实的人生,不是梦,那个优秀得一塌糊涂的男子要用一生来打消她的怀疑,再后来,他们结婚了,有了小小的儿子。
她问他究竟爱她什么?
他认真地说因为你是我最爱的也就是世间最好的。
这是我朋友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让我一直在想,人的审美,是双重标准的,一种是事不关己的社会审美标准,就如我们对一个路人对明星的审美,因为他(她)与我们的生活没关系,不牵扯任何情感因素,这时,我们的审美是严格按照社会标准来的,会挑剔他们的身材,端详他们的五官甚至要刻薄他们的气质,这就像我们在闲暇时看电视,总免不了边看边评头论足;一种是有关与我们生活甚至情感的,譬如,没有哪个孩子会嫌父母丑陋,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彼此有不容置疑的爱,爱是种可以淡化所有社会标准的东西,好的爱情也是这样的,哪怕他(她)脸上有一只众人皆为瑕疵的黑痣,只要你爱他(她),那只黑痣就成了他(她)的独特之处,哪怕他(她)有口吃,那口吃也成了他(她)的可爱风格。
就像那位22岁时就爱上了一位比自己年长10岁的寡妇的重庆农民,因受不了村人的非议而带着心爱的人隐居深山,为了心爱的妻子上山下山方便,他愣是50年如一日地为爱妻凿出了一条6000阶的爱情天梯。
在村人的眼中,他完全可以爱上并娶一位与自己年龄相当的年轻女孩儿,而不是一位有过婚史、年长自己10岁的寡妇。
或许,这也不是村民们的错,他们只是启动了社会审美标准,因为他们在这对情侣的爱情之外。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时常重蹈村民们的错误,当看到一对貌似不般配的夫妻或情侣,总会狭隘地想,差距如此之大的一对男女,怎么有相爱的可能?
那也是因为,我们启动了好马就该配金鞍的理性社会审美标准。
而在一对相爱的人那儿,理性的社会审美标准是不在的。
我们完全不必对之抱以杞人忧天式的预测,因为,爱是感性的,只要它在,一切障碍都会消弥无踪。
也假如,当某个号称爱你的人,动辄以一副恩遇与你的姿态表达自己的优越,那么,老连也武断地说一句:这爱,不深且不真诚。
一个真爱你的人,是哪怕你丑如猴子,胖如相扑,穷得食糠咽菜,TA依然提心吊胆,觉得满世界都是虎视眈眈的情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