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
(2010-04-26 09:38:09)
标签:
连谏杂谈 |
周末不干属于文字的活,虽然周末有些活等在那儿,让它等着好了,日子是要慢慢过的,不想自己抡鞭子抽自己。
最近一直在理顺新长篇,终于理完第一遍了,发现错字很多,还有三五个小细节,自己觉得有瑕疵,继续再理一遍。
也闲闲散散地看几本书,最近好像对小说兴趣小了些,喜欢看点人文类的,和老爹说。老爹说:你和凤姐一档次看人文书了呀。
最近看《大清留美幼童》是本历史文本,看得我感慨万千,如果中国人能去掉思想上的禁锢,个个都是好样的。
下午,早早出门,去理发。
把头发修短了点,给雪阳也修了头发,她很愤怒,每一次给她理法她都很愤怒,因为她喜欢长发,为讨她开心,给她买两个树脂娃娃。然后到处找我相熟的玉店老板,可是,她不知搬到哪儿去了。
因为深受写字丑陋之苦,决计不让雪阳同学步我后尘,每个星期天下午,送雪阳同学去鲁老师那儿学习硬笔书法,据鲁老师表扬,他就爱教雪阳同学这样的孩子,进步很快,雪阳同学的字写得很不错,每次学校组织硬笔书法比赛必漏不掉她,大上个周,去早了,鲁老师还在给前一拨学生们上素描课,顺手给了雪阳同学一张纸,让她先跟着画张素描玩,虽然第一次,但雪阳同学画得很不错,拿回来给老连看了,老连略通一点美术,确实画得还成,于是雪阳同学要求学素描。
如果学素描,就要提前一个半小时到哎。
加上硬笔书法,就要三个小时哎,本来只学一个半小时的硬笔书法,老连可以和老爹到前面去逛市场,逛完正好接她走,这三个小时,让老连和老爹咋个打发?
我愿意陪老爹送雪阳同学去学书法,纯粹是出于对前面那片大市场的热爱。
那片市场很大,卖啥的都有,估计周遭连卖人的也会有,按次售卖使用权的女人们。
每次去,都要买包煎饼,可以吃一周,那煎饼是玉米面做的,甜甜的,很筋道。我每次吃它的时候,都说吃布。
市场旁有景德镇来展销瓷器的,不知是不是真的景德镇的。
每周去溜一趟,总能买回点东西来。
这一周,杀价的时候,老连觉得自己很狠毒,人家要280的坛子,我愣是砍到50买下来了。
其实当初没想买的,本着有一搭没一搭的心情瞎逛,现在我发现了一个砍价诀窍,那就是本着买不成的心态砍。
譬如那个坛子,仿古的,上面居然还写着大清乾隆年间制造。吓我不是?
问店家,可以便宜到几多银子卖,店家非要我先还价,其实这一招是店家在试探买家的购买承受度。
我说我买回家腌咸菜,你说我能几多银子买?
店家不吭声了。
我:50卖不卖?
店家像看见了恐龙。
我说我买回去腌咸菜,你说我能花多大价钱?我要把坛子买贵了,咸菜会不高兴……
店家依然不肯卖。
老连转身走人,店家追来:卖你了……
我吓着了,其实,本无心买的,可是可是,要280的坛子她怎么能50就卖了呢?
然后,又在店家那儿买了一仿古花瓶,打算拿回来当烟灰缸,因为它的造型,使烟灰不容易往外飞。
放好这两样,又拉着老爹买菜。
买蒜薹的说蒜薹炖鲅鱼最好吃了
一直不知道蒜薹可以炖鲅鱼,于是打算尝试。
分别买之。
晚上做了,非常好吃。
前阵去买菜,听两个买菜的老太太絮叨着要买山药做粥喝,于是老连学了一招山药白米粥,也很好喝。
得出的经验是:爱学习的人有好东西吃,有好东西吃的人都是胖子。
晚上回家,老爹和雪阳同学嘲笑我买坛子的论调。
人家那么漂亮的工艺坛子,我居然说买回来腌咸菜,这跟焚琴煮鹤有啥差别?
不过,那坛子我不打算用来腌咸菜,打算用来腌咸鸡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