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连谏杂谈 |
所有商场都在搞促销,虽然老连是个对衣服没太多热情的人,但是,还是出去逛了一天,对衣服再没热情也要弄两件回来蔽体吧。
一天逛下来,头疼欲裂,钱包损失惨重,收获颇多。
仔细想了一下,其实老连不是对衣服没热情,而是,身材让老连没法对衣服有热情。
所以,在购买上,老连对两样东西比较情有独钟,其一:帽子,其二:包包。
因为帽子和包包不受身材所限,再胖,那帽子也能戴上去,再胖,那包包的挎带也可以背到肩上、就是背不到肩上,老连的胖手还可以拎着它们。
商场里的人太多了,以至于空气污浊而缺氧,老连开始和老爹探讨,为什么中国人会多年来保持了对生孩子的热情,而俄罗斯甚至要政府动员年轻人回家做爱造人……另,很多欧洲国家也有这倾向。
老连琢磨了一下,这是因为中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文化差异所在。
中国人注重血脉传承是一方面,更多的一个原因是,在中国的传统和法律上都强调孩子有赡养上一代的义务,中国的俗话:养儿防老。足以说明这一切。
基于这一点,就会有相当多的一部分人在生孩子上就有了农民种庄稼的心态。
种庄稼是因为秋天可以有收获,生孩子是因为老年可以有点保障(虽然不孝的不肖子女同样不少)
欧洲国家的传统和法律规定,抚养孩子是父母的义务,却没有强调孩子成年后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所以,更多的年轻人因为知道生孩子的结果只是乐在养而无所得之后,对生孩子这事,也就有一搭没一搭的了……
不管是欧洲的不愿生孩子还是中国人的热衷于生孩子,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方式,折射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人性的自私,都在斟酌生了孩子之后在自己人生中的所得。
老连八着八着就八没边了。
抚养小孩是件有趣的事,会让人觉得,人生突然变得有目标了,即使在最最沮丧的时候,都会觉得,因为有小孩,连绝望都变得极其不道义,因为孩子没长大,上天派给的任务还没完成,再难再苦都得咬着牙挺下去。
记得很多年前,老连和老吴在一家商场的顶楼餐厅吃东西。
突然看见旁边有一三四岁小孩,他的母亲给他要了一碗最便宜的麻辣烫。
显然,小孩对这碗饭很不感兴趣,但这又是他唯一的一碗饭,他只能一边不情愿地吃着一边眼巴巴地看着临桌一小女孩子面前的一大堆好吃的,目光里的那个眼巴巴,让人很是不忍,于是,老连很无耻地悄悄拍了拍老吴的胳膊,示意她去看那小孩子的目光,然后郑重说:亲爱的,为了让我们的孩子不要有这样的目光,我们一定要努力!
老吴点头。
然后,为了不让我们的孩子有令人心酸的渴望目光,我和亲爱的老吴一直在努力,因为俺们觉得,童年有太多缺憾,会让孩子自卑。我们的自卑已够多了,这种先天性的自卑,孩子们最好不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