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易侠原:北大清华早该倒了!

(2006-07-03 07:43:35)

最近很多人关注这样的消息“香港大学将北大、清华扫为二流大学”。

原因是香港大学频频从内地大学挖走优秀师资,并以丰厚的奖学金吸引着众多学生的眼球。加之数学大师丘成桐对北大的质疑,让北大清华再次“伪名远扬”。

我记得2002年的时候,当时的“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和某位博导抄袭论文事件都发生在北大和清华这两所曾经的中国高等学府,当时我指派记者通过采访北大和清华撰写了两篇文章《迷惘的北大清华》和《北大清华为谁而办》,希望能够以媒体的力量引起这两所学阀的注意和思考,但现在想起来是有些螳臂当车和理想主义了。

之后我组建了北京大学校园记者团,在我面试的几百位学生当中,不乏有北大清华的优秀学子,他们的敏锐和思辨让我耳目一新,但是也让我见识了很多位这些大学的博士,木讷而呆板,眼球间或一轮,读死书而不会用。

我当时就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按照企业的思维方式,学校是工厂,学生是产品,用人单位就是消费者了。当苦读了16年以上的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这个工厂应该破产了?因为他的产品没人要!

可现实的情况却是,工厂还在大量的复制这种滞销的商品,库存积压的一塌糊涂,而工厂反而认为不是自己的责任,认为自己做的很好。这难道不是谬论!!

而更可悲的是这个产品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产品,而是活生生的人。十年种树,百年树人。我们凭借这样的产品怎么能够使21世纪成为中国的时代?我们所辩称的“东方奇迹”难道就要靠这样的人才去继承和发扬吗?况且我们的所谓奇迹只不过是我们自娱自乐的一种小孩子游戏,靠掠夺式加高耗能的经济模式,我们已经把属于自己儿子、孙子乃至玄孙元孙的钱和资源都花光了,还有何脸面在此自我吹嘘!

我曾经戏说:孩子上小学的时候目光纯洁,灵气袭人;上中学的时候两眼茫然,目光呆滞;大学出来后只能是眼珠间或一轮了。

中国的百姓或许是全世界最柔顺的百姓了,他们含辛茹苦、口挪肚子攒,才能挣够高昂的学费供自己的孩子读书,这种行为本身就充满了伟大的情怀和贡献精神——为子孙后代服务的责任感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人文感。本来应该由政府负担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成本和责任被中国最老实的人民任劳任怨的接了下来。可如此博大的情怀竟然得不到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感恩,反而被歪曲为“教育的高消费”,其潜台词就是:穷鬼还想做人上人,白日做梦!

自己花费了大半辈子的积蓄给别人,还被别人骂为傻比。自己花钱把孩子交给所谓的专家培养,结果培养傻了,钱你还得照交!就好像去医院看病,不但没治好反而越治越厉害,但是钱还得照交!就像自己去买房,买来了一大堆豆腐渣工程顺搭一大堆麻烦,但是钱却一分都不能少。难道我们真的是傻比???

现在好了,香港大学来了,终于来了竞争者。教育行业的变革我们呐喊了若干年都没用,但是引入新的竞争者肯定是有用的。像北大清华这样自以为老子第一的学阀,也到了该倒掉的时候了,只不过香港大学的到来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