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2020-08-07 19:00:27)

读《人的宗教》(美 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我们生活在奥秘中,我们死于奥秘中。在此我们必须再一次把我们的世界从时间的贬值中拯救出来,因为“奥秘”已经与侦探小说中谋杀的神秘联系起来,由于后者是可破解的,就根本不是神秘的了。对于人的心灵而言,奥秘是那类没有解答的特别问题;我们懂得愈多,我们就愈是觉察到有更多我们不了解的因素与之有关。对于奥秘,我们所知的,以及我们明白到我们所不知的两者并进,知识的岛屿愈大,惊奇的海岸线就愈长。正如量子世界,我们愈是了解到它的形式结构,那个世界也就愈变得陌生。

万物比它们外表看起来要更为整合、更为美好也更为神秘;这种状况所展现的,正是智慧传统的各项报导所有的最大公约数。当我们再加上它们为伦理行为所建立的基线,以及对人类品德的说明,我们会想,是否有一个更智慧的生命纲领被构思出来了。在宗教生活的核心,有一种特别的喜悦,这种快乐结局的前景,是从必要的痛苦中开花结果的,带着人类的困难将被衷心接受而克服的允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只有这种喜悦的暗示。当它到来的时候,我们竟不知道到底我们的快乐是世上最难得的还是最普通的东西;因为在一切尘世上的事物中,我们都能找到它,将它给予人,并且接受它,却无法保住它。当我们拥有这些提示时,似乎如此快乐一点也不奇怪,可是回想起来,我们会惊诧伊甸园中这样的黄金有多少本该是我们的。宗教告诉我们,人类的机会在于把偶尔瞥见的洞见转化为长存的光明。

 

那智慧的细节是些什么呢?在伦理学的领域里,十诫所说的几乎是跨文化的。我们应该防止凶杀、盗窃、说谎和通奸。这些乃是低限度的指导方针(讲犹太教那一章时稍稍将之扩大了一点)却并非是无足轻重的,因为我们明白如果它们受到普遍地尊崇,世界将会好得太多了。

从这个伦理的基础上,进到我们应该努力去做什么样的一种人,我们就碰到品德的问题,此智慧的传统,在基本上可辨明为三种:谦逊、仁爱和诚实。谦逊并不是自贬。它乃是一种与他人在一起的时候,把自我视为一个人却不高于一个人的能力。仁爱则是换一个角度,把邻人同样视为一个人,与自己一样的完全的人。至于说诚实,则不只是最低限度地说真话,而是要达到崇高的客观性,完全如实地看事物之道的能力。把一己的生命顺应事物之道就是真诚地做人。

亚洲宗教同样赞美这三种品德,而强调要得到它们必须克服一些障碍。佛教辨认出这些障碍是贪、嗔、痴,而称之为“三毒”。一旦它们被除去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无我(谦逊)、同情(仁爱)和如实地看待万物(诚实)。虽然品德这个字眼颇有道德的意味,智慧传统强调的是该字眼的字根意义,而倾向于它的力量的意思;哲学的道家始终特别对这原初的意思警觉。当人们偶然说到像“药的效力”一类的话时,我们就能捕捉到“品德”一字中力量成分的回响。

 

不过,世界一般而言,特别是现代世界是不会相信这种对事物的看法的,它没有如此主张的勇气。那么我们要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对我们来说,宗教究竟是个好字眼或是坏字眼;究竟(如果结果是好字眼)我们要站在某一个宗教那一边呢,或是在某种程度上对一切宗教张开我们的手臂:我们要如何在一个被某些神圣的和某些世俗的意识形态所撕裂的多元世界中自处呢?

我们聆听。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读《人的宗教》(美史密斯)摘录31:关于奥秘、智慧与品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