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片《类人猿行动》

捷克、英国、法国合拍的电影《类人猿行动》是一部二战片,反映两名捷克伞兵刺杀德国纳粹党党卫队的重要成员海德里希的真实事件。作为一部反映着正义刺杀行动的电影,没有停留在讴歌英雄行为的层面,而是在表现正义行动者的勇气与彷徨、恐惧甚至是胆怯的冲突过程中,即使死,也要战斗到底的一种无所畏惧的精神。战争是以胜利作为最原始和最终极的目标,面对国家利益和民族存亡的时候,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只有不计后果不计代价去战斗,演绎一出英雄主义的最后挽歌。但是,另一方面,观众也会思考,面对强敌和暴君,盲目用复仇用热血和冲动去唤醒民众,但遭到极端的报复,给民众带来更大的毁灭和灾难,这样的代价值吗?
捷克斯洛伐克为这一次的刺杀付出了具大的代价:上万人被捕,约5000人被杀,两个村庄几乎被盖世太保夷为平地,其中利迪策村庄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和全部婴儿被枪杀,妇女和儿童被押往集中营。六一国际儿童节也由此而来,悼念1942年6月10日的利迪策惨案和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虐杀和毒害儿童,以及保障儿童权利。
非常赞同这个观点:这次刺杀似乎付出的代价太大,而且刺杀这一行为,历来也不是被历史的理性所高调的认同,刺杀者的英雄行为,并不为最终的胜利者所乐道,只是在残酷的战争博弈中,双方都在所要付出的代价而小心的使用,尤其是现代社会。因为在《类人猿行动》中也借助剧中人之口,说出了即是刺杀了海德里希,也不可能改变被占领被奴役的格局。用我们的话说,死了一个“海德里希”,还会来“江德里希”、“河德里希”,就象现在我们来设想,如果当年德军上校施陶芬贝格暗杀希特勒成功了,二战的历史会改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