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2重返华西

(2012-06-24 16:56:39)
标签:

重返华西

华西坝

老建筑

荣杜易

萍子

http://s10/middle/54f9be09hc3352c2e82a9&690
             2012年6月17日凌晨从青岛到达成都的航班,开始了我与张丽相约的重返华西之行。老地方做机场大巴,老站台下车。走进校园,校门在为迎接2010年百年校庆中,恢复了华西医大30、40年代的样子。凌晨的校园很安静,地面的水,看得出一场大雨刚过。回来了回来了,华西,相隔4年后重返这里,我依旧对你饱含深情。

             蜀都别苑,锦水赐仁,百年辉煌,十载跨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原华西医科大学)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华西协合大学的创建者在校园规划之始,采取了国际招标的形式,英国著名建筑师荣杜易中标。荣杜易为华西坝设计了事务所、生物楼、图书馆、广益大学舍,协和中学大礼堂以及钟楼等几幢主要建筑。他以钟楼为原点,向南向北延伸为中轴线,主要建筑皆在东西方铺开,形成了大约为品字形的错落有致的格局。设计完成之后,这位建筑师就再也没有踏上过中国国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到1949年,华西坝上的主要大型建筑增至29幢。从1907年兴建校舍之始,到2012年的今天,经历了波澜起伏的历史风浪,这些主要建筑大部分仍然保存完好。http://s5/middle/54f9be09hc3350577b554&690
         听同学们说这座华西坝老建筑在一次维修保护中差点就毁于工人们粗心造成的火灾中,内部有很多地方被烧毁了,这是按照原结构重新完善起来的。很可惜,这座老建筑没有在2008年的地震中倒下,却险些倒在人们的粗心大意中。这座办公楼对面的一条路种满了栀子花,夏季栀子花的芬芳让消夏的人们流连往返。这个季节也是毕业的季节。http://s9/middle/54f9be09h79ebb89b8718&690
         华西医大图书馆(原名图书馆及博物馆,1926年美国赖孟德氏为纪念其子所捐建)。图书馆兼博物馆坐落于华西坝小校门进门左侧,它与事务所遥相凝望。该楼又称懋德堂。房脊正中雕有饰物,乃是中国人所尊崇的图腾二龙戏珠,踱进正门,即可见教堂式的宽敞大厅。图书馆内的石柱上随处可见鹰的浮雕,它却是西洋式的徽记,美国的象征。沿木质楼梯曲折而上,凭栏俯瞰,与穹窿连接的宽敞空间不由令人遥想西方教堂直上天国的风格。再举目四望,四周的雕梁画栋却是显著的中国意境。图书馆的藏书至1949年达到了23万余册,其中所收藏的四川地方志为全国之最。所藏口腔医学图书的数量和质量也是独步九州。老成都的著名藏书家、刻书家严谷声曾通过该馆向哈佛大学捐赠了他汇刻的巨著,中国《音韵学丛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成为一时的美谈。著名汉学家李约瑟曾向该馆捐助过先进的缩微资料和设备。博物馆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在中外著名学者葛维汉、戴谦和、郑德坤、闻宥等人的经营之下,成为西部地区的翘首。馆中所藏中国少数民族的文物为全国称羡。
http://s7/middle/54f9be09hc335efed63c6&690
    华西医大校园里的荷花池,荷花盛开。也招来不少摄影发烧友来拍摄。荷花池衬钟楼是华西的一大绝景。钟楼运行80多年,机械装置保养的很好,没有一点锈斑,它是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机械式钟楼。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经这样咏叹过华西坝的美景: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http://s13/middle/54f9be09hc33508217d5c&690

http://s2/middle/54f9be09hc335072316f1&690

http://s5/middle/54f9be09hc3350e9a3394&690
    华西医大独特的老建筑格外引人瞩目,这些建筑中西合璧,非常富于特色,这些建筑的楼顶除钟楼是尖顶以外,其他全是歇山式屋顶,立柱上都用斗拱。既有中国传统的青砖黑瓦,雕梁画栋,飞禽走兽,又融入西式风格的楼基、墙柱、门窗等,达到了东、西方和谐与统一的美感,这些老建筑被称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2001年华西坝老建筑被列为成都市首批文物建筑。http://s6/middle/54f9be09hc335199ebb25&690         华西医科大学逸夫基础医学楼,是一栋以生命科学为主,集教学、科研、实验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该楼采用四合院平面和空间构图处理,将实验、教学、会议、辅助用房分别设于北向、南向、西向和东向,平面紧凑规整、流线顺畅、布局合理。在四合院西部报告厅之上,采用架空3层处理,丰富了空间层次,减少了内庭空间封闭感。建筑立面,采用了如"阙"之构图和格子窗式,使其具有现代教育建筑的简洁感,又有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脉络,体现了创作新意。
http://s6/middle/54f9be09hc3351951e095&690
    一条马路-人民南路-隔着华西医大的两个校园。朝华西医院的这个校门没变。读书时,我们平时总是穿梭于这条马路,在两个校区间奔走。现在马路装了花草的隔离带,人得从地下通道穿行。人民南路6六车道,是最宽的一条马路。

http://s4/middle/54f9be09hc33505d9c69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