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0/middle/54f9be09g74fe8f0dfe09&690
在印度街我用镜头记录了老年和青年的印度男人和女人。
这张是在印度街购买饰品的印度老妇。也是我第一张近距离拍摄陌生外国人的照片。在她认真挑选饰品的那会,我有点犹豫要不要走近她,悄悄地拿着相机对着她拍。因为对着陌生人拍,并不是每个人都会那么乐意的。几秒的激烈思想斗争后,决定豁出去了,快速靠近这个在挑选饰品的老妇,连续“咔咔”了几张。也就是那一瞬间,她发现我在偷拍她,我拿着照相机尴尬地朝她笑,意思是请她谅解,没想到她给了我一个友善的微笑。这个微笑让我在印度街有了近距离拍陌生外国人的信心。
http://s8/middle/54f9be09gdb371be84787&690
这是一位在印度街纱丽店的专售印度女人的传统服装的印度老翁。从花白的头发和眉毛判断,应该可以叫印度老翁了吧,至少可以叫印度大叔。从进店到离开,他一直都是这样温和的笑着。
http://s2/middle/54f9be09g91f1c71ba301&690
印度街上一家音像店的老板,是个印度小伙。对着他拍完后,他朝我很释然的笑笑,交叉在胸前的两手顺手插进了裤兜。我也给了他一个微笑。其实,我后来觉得在很多场合,微笑的力量比“谢谢”这两个字来得更侵入内心。
http://s3/middle/54f9be09g91f19978ce72&690
这是在印度街纱丽店挑选布的印度年轻女子。印度女人的传统服装的颜色十分鲜艳,其实很多时候就是一块长长的布,然后有些复杂的缠绕在身上。我拍她试衣服的时候,她有些不好意思。
http://s12/middle/54f9be09g91f1900ee4bb&690
小印度是新加坡的印度人聚集地。印度人在新加坡人口比重排第三。19 世纪末,因为经营牲畜买卖的商人引进大量的印度劳工帮忙饲养,再加上欧洲人修筑赛马场也需要人手,所以很多的印度移民来到新加坡,工作地点邻近现在的 Little India。小印度是以竹脚市场为中心,往实龙岗路两旁发展延伸开来。
印度人在新加坡绝大部分是做劳工,比如建筑工人、马路清洁工等。在新加坡,印度劳工与雇主签订的劳务合约是2年。新加坡政府规定印度劳工不能与新加坡的女子结婚,即使结婚了也不能因此而留在新加坡。
http://s8/middle/54f9be09g91f1947d8ca7&690
浓重色彩的楼房,肤色黝黑的印度人,这里的确充满异族风情。
http://s1/middle/54f9be09g91f193e03ba0&690
http://s5/middle/54f9be09g91f191955ff4&690
小印度中心 (Little India
Arcade) 是拱廊式的建筑,适宜新加坡这种多阵雨的城市。这类似广州的骑楼,同样的作用。
http://s14/middle/54f9be09g91f1951d734d&690
http://s1/middle/54f9be09g91f19c9b02e0&690
http://s2/middle/54f9be09g91f19daeb641&690
这种花环很漂亮,我看见印度女人把花环戴在头发上。
http://s16/middle/54f9be09g91f19f96aa4f&690
印度的甜点,本来想买点尝尝,但听说很甜,甜得腻人,就没敢买。看看也不错,拍下来留念。
http://s16/middle/54f9be09g91f1ca98627f&690
对于印裔来说,印度街是他们的双重依托,既有精神层面的,如节日、宗教,也有物质层面的:生活在新加坡的印度人在这儿能够买到一如故土的香料首饰和衣着。这是印度寺庙。
http://s1/middle/54f9be09g91f1a59c1330&690
印度庙,就是Sri Veeramakaliamman Temple
(维拉玛卡里雅曼兴都庙)。印度寺庙规定进门之前得先脱鞋。
http://s3/middle/54f9be09g74fe90ca0322&690
印度寺庙里供奉的就是掌管生死大权的Kali女神,而左右两边站的就是她的儿子Ganesha和Murugan。寺庙的神明众多,我是外行,不懂。
http://s12/middle/54f9be09g91f1a65fd39b&690
虔诚的信徒。寺庙里有很多这样的虔诚信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