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科医生案例——生死攸关一瞬间

(2012-05-24 22:32:47)
标签:

心术

医患关系

儿科医生

抢救休克

感染性休克

分类: 感悟随想

   看过心术的人们大都会认为,手术医生的手术刀关系重大,多一勺两勺就能够给患者带来失明的大问题。其实不光是外科,内科医生同样在诊断和治疗决策中,那一闪念也往往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可谓生死攸关一瞬间。

   在儿童医院做住院医的时候,一次我和一位主治医一起值夜班,当时病房中比较危重的是一个11岁男孩,昏迷入院的,从化验检查中可以确定是感染。但从病史和从检查中,一直没有发现孩子的什么地方有感染。

 

     这个孩子已经进入休克状态,血压一再降低,一直无尿,我们作为值班大夫,哪敢有一点疏忽,虽然一直用着升压药和大量输液以补充血容量,但是情况一直不好。休克是在医学中很危重的状态,不论什么原因引起休克,都会使身体的重要器官功能发生严重障碍,休克状态下血压下降,少尿甚至无尿,对内科而言是紧急的危重状态。

 

    接班的时候,仔细询问了病史,特别是检查了孩子的全身,居然没有发现任何感染的痕迹,而细菌培养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到底从何而来呢?记得和孩子母亲问病史的时候,她说过孩子昨天和同学们去踢球,回来说右侧小腿疼。可能是在球场上被踢了一脚。其他就再没有什么了。那时候,问诊还是比较仔细的。

    我们俩借着病房的不太明亮的灯光,仔细的查看了孩子的右小腿,结果发现了微微的一点儿青,也就是有淤血。终于发现了感染的蛛丝马迹,感染是从内部发生的,所以感染性休克的诊断是确定无疑了。

 

   下一步就是无论如何要控制住血压下降,从一整天的治疗上看,补充的液体也不少了,但是就是难以纠正,血压怎么都稳定不下来,高压总是在80往下移动,总是在让医生胆战心惊的位置。我想起上临床课时,曾遇到一个顽固性难以纠正的休克,老师曾经讲过,胶体液在休克治疗中的作用,便提出换用胶体液的建议。一起值班的主治医很好商量,也能够听一个年资比她低的住院医的意见,让我当时都挺感动,一般的年资高的医生是轻易不会听低年资医生的意见的,这里不光有人家经验比较丰富,还有面子的问题。

 

    当时我们马上联系了血浆,为孩子输液,输入胶体液以后,真的很快就稳定了血压,让我们的心情放松了许多,这一夜就是在这样紧张的与死神斗智斗勇中度过了,事实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是正确的,第二天孩子清醒了,几天后孩子完全恢复了。回想一下,医生的一闪念一个举措都关系到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正可谓生死攸关一瞬间!如果当时没有找到病因,如果当时没有使用血浆输入,如果当时主治医没有采纳住院医的建议,那么也许孩子就不在了。

 

    作为儿科医生,这个案例也能够说明不论是外科还是内科,医生的职责是多么的重要,要做一个好医生,在瞬间的决断是非常重要的,这是综合知识水平的总和,也考验了医生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在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如果医生都在自保,那么对患者的情况了解不多,只是检查化验很多,瞬间的决断恐怕就没有那么及时。但是患者是无法等待的,生命也许就消失在瞬间。后来这个孩子的家长给我们的鼓励是写了一封表扬信。我们都很欣慰和高兴!

   

   值得说明的是,在当前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下,尤其是儿童医院,医生与患者的相处时间太短暂,所以看病前一定要把孩子的疾病发生原因,出现的症状,以及出现症状的时间,这些基本情况考虑清楚,并用简短的话叙述清楚,孩子尤其是小孩子,家长需要好好观察孩子的症状,不遗漏一点。这样才能便于医生诊断和治疗。当时我在儿童医院门诊时,一个上午50多病人,那么给每个人的时间就是那么3-4分钟,也许带着病孩子排了几个小时的队,只能说几句话,心里的烦躁也是很可以理解的。所以就目前而言,准备充分言简意赅也是很有必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