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看过不少,但是我还是首次看到如此之多的牌坊群,那是歙县棠樾村,棠樾是鲍氏家族的聚居地,鲍家自南宋建炎年间迁到此地定居,至今已经有800余年,棠樾村名是因为这里遍布棠梨树,村子就在棠梨树树荫之下,(两树交阴之下为樾)因此而得名。鲍氏家族经商起家,而后进入仕途。以忠孝节义为家族的道德规范,因此出过不少忠臣、孝子、节妇和义士,那都是封建时代的楷模,因此得到朝廷的赞赏,牌坊就是朝廷表彰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西方的凯旋门有异曲同工之意。

棠樾牌坊群
牌坊群的牌坊共7个,都是皇上给于鲍氏家族的名誉,虽然是给于但是修建牌坊的钱基本不是皇上出,都是鲍氏家族自己出钱。从皇上态度看,牌坊可以分为几种类型,其一是御制,就是皇上出钱制作的牌坊,慈孝里坊就是御制,其二是圣旨,就是皇上圣旨让立的牌坊,但是钱是得自己出的。其三是恩荣,就是皇上后来补充封立的牌坊,最后一种是敕建,开始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那是经过多次向皇上要求立牌坊,磨到最后皇上同意了,于是就口头告诉一下,行了建去吧你。呵呵,这就是敕建。
棠樾牌坊群
棠樾牌坊群按照顺序是: 1
鲍灿孝行坊,2 慈孝里坊,3 鲍文龄妻节孝坊,4 乐善好施坊,5 鲍文渊妻节孝坊,6 鲍逢昌孝子坊,7
鲍象贤尚书坊。

慈孝里坊后面官帽状的亭子就是骢步亭
中间还有一个骢步亭,青白杂毛的马叫骢,据传鲍氏先祖鲍宣为西汉御使,骑青骢马巡视,有先斩后奏之权,此亭为纪念鲍宣而建。 此亭在牌坊群的中间部分,还可以为人们充当歇脚的休息地方。
慈孝里坊建于明初,属于我们讲过的一等殊荣,就是御制!皇上出钱修建的牌坊。这个牌坊是为鲍宗岩和鲍寿孙父子路遇强盗,父子二人争着送死,就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对方,明朝朱棣为此题字。表彰孝义。
鲍灿孝行坊
鲍灿孝行坊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整座牌坊典雅质朴而庄重,是皇上因其孝行而追封鲍灿为兵部右侍郎,并且立坊旌表。鲍灿的孝行故事是为:母亲七十双脚病疽,估计是糖尿病的后遗症,长期不愈,鲍灿口吸患处以至痊愈,虽然作为医生不能确定这种治疗方式是否确实可行,但是精神可嘉!

棠樾牌坊群
值得注意的是:7个牌坊中有两个为女士建立的牌坊:鲍文龄妻节孝坊和鲍文渊妻节孝坊,前者是表彰了鲍文龄妻从25岁,丈夫去世就开始守节,虽然家道贫寒,但艰苦度日,抚育孤儿,是为节孝。后者鲍文渊妻节孝坊,很有意思,鲍文渊妻是继妻,她29岁守寡,历尽艰辛,抚养前妻的儿子成才,还修祖坟,因而表彰。但是因为是继妻,所以在节孝的节字上下错开,以示区别,足以见当年封建时代对做妾女子的不公平。

能看清楚吗?节字错开写
以示妻妾之别
这些牌坊是封建时代道德准则的表述,可见当时忠孝节义的封建道德观。

棠樾牌坊群周边的油菜花和树

鲍氏宗祠(男祠)
还能注意到的是在棠樾有两个宗祠一个男祠一个女祠,为女子设立祠堂,绝对是罕见,女祠位于牌坊群西,名为清懿堂。用以颂扬母恩母德,供奉鲍氏贞节烈女。

唯一女祠堂:清懿堂
唯一的女祠就建在这里,清懿堂,另一个是男祠,鲍氏支祠,建造要排场的多了,女祠主要为那些贞节烈女树立榜样,不过在那个时代,不管怎么样能为女子建立一个祠堂就不容易了。

鲍氏宗祠内

注意匾额下面得4个就是门当

这就是户对

文官的户对:显示的是镜子
平时我们常说门当户对,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出处在那里,到这儿才知道,门当户对典故的出处据说在此,门当就是祠堂门上面的木头,我看到的是4个,有照片为证,户对是门下面的石头墩子,俗称门墩,那上面的圆形的石头有两种,一种鼓型,表示武官,另一种镜型,表示文官。
几品官的门当是几个都是有严格规定的,因此表示家庭相近的结姻,比较容易融合与协调。
很有道理啊,几座牌坊给我们的启示不少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