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口,我觉得应该是汪姓人家聚居的村落,其实不然。汪口是俞姓聚居的村落,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1111-1118年)因位于段莘水和江湾水汇合处的北岸,村前碧水汪汪,故名“汪口”。汪口位于婺源县的西部,离紫阳镇23公里,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

难得拍到的汪口全景
汪口处于丘陵地带,坐北朝南,村周青山环抱,绿水西流。溪南是一座郁郁葱葱长满老树的山,沿清溪逶迤800多米,屏风似的遮挡着村庄,村人称之为:向山绿屏。
青山绿水
汪口人很注重山林的培育和保护。族约规定:凡是汪口在外谋事者,回家探亲必须携带一株树苗来栽,就这样培育成这片林木。

俞氏宗祠
俞氏宗祠位于汪口村东部,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宗祠由朝议大夫俞应纶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回乡省亲时带头捐资复建。整个祠堂以细腻的雕刻工艺见长,凡斗拱、鸱(chi)吻、檐椽(yan
chuan)、雀替、驼峰无不巧琢雕饰,精美绝伦。

俞氏宗祠内部

巧琢雕饰

精美绝伦

在建筑上这个叫什么?

千年古街上的柴薪巷
汪口的千年古街始建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8年),呈弯月形全长500余米。临街有18条巷直通河下18个溪埠(bu)码头。由于明清时期这里水运交通便利,成为一个商品集散地,当时的汪口被称为徽州古商埠。上图是千年古街18巷之一柴薪巷,当时巷中曾开有许多在外经营茶叶的茶叶作坊,每当冬季来临,茶商们都要大量收购柴薪堆放在巷中的好几幢大屋内,以备来年春季制茶之用,后来人们就把这条巷取名为“柴薪巷”。

酒坊巷
18条巷子之一:酒坊巷,当年在这条巷中曾开过一家酒作坊,生产的酒远近闻名,后来村里人就习惯的称这个小巷为“酒坊巷”。 此外还有赌坊巷,是因巷中开设赌坊,供商客和船夫赌博,故称赌坊巷,还有双桂巷,是因小巷深处有一大户人家的院子里种有两棵古桂花树,每年八月花开季节,香飘四溢,芬芳醉人。双桂巷因此而得名。此外还有四公巷,桐木岭巷等等,名字取得很有意思 。

汪口村外的油菜花和桥相辉映
汪口和村前的桥
汪口保存完好的俞氏宗祠不愧被称为艺术宝库,这个徽州的古商埠已经荣获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称号!实在值得去看一看,归来后看着这些照片会感到余味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