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对廊桥有深刻印象的是《廊桥遗梦》,后来到欧洲旅游,也看到了不少的廊桥,才知道廊桥就是基本完全封闭起来的桥,但是中国自己的文化遗产廊桥我还是首次见到,这座彩虹桥位于婺源,历史悠久,建成于南宋(公元1129年),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廊桥,彩虹桥全长140米,从建成至今已经有800多年,保存到现在如此完整,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

彩虹桥全景
据悉,整座彩虹桥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部使用了科学便捷容易更换的木制栓钉。这在我国桥梁史上堪称一下奇观。中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还有,不能不惊叹那个年代的能工巧匠,造出了如此美丽的廊桥!

层次丰富的彩虹桥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在于建桥的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积淀感强。

彩虹桥从此处上桥
看上去简陋,做工粗糙的桥头,经过多少年代的风雨冲刷,但是却依然屹立在此,不愧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也是历史最悠久的廊桥。

廊桥的桥面和内面观
同欧洲的廊桥相比,彩虹桥的木质结构没有什么过多的装饰,没有精巧的木雕,没有绚丽的绘画,但是这正是宋代的风格,普通木匠建造,廊桥厚重、结实、耐用,因此能够保存近900年,仍旧在使用!这也是体现了设计的简单实用,没有雕梁画栋,看上去做工粗糙,不精细,但是耐用!这就是彩虹桥。
水车磨坊
这个水车磨坊也叫做舂米作坊是古代婺源人利用水利脱壳、磨粉,进行粮食加工的场所。水车利用水流的冲击,进行舂米,将石臼中的谷子壳与米分离。楼上还有石磨,可以将米磨成粉。水车上面安装的竹筒,用来取水。整个设计巧妙,在那个年代是有相当的科技含量。

从桥上看的竹筏码头
婺源属于江南山里水乡,乘竹筏可以在秀水中漂流,领略小西湖的感觉。这样的水色山光,怎么能不令人流连忘返。

登云桥
登云桥为单孔石拱桥。过此桥后,就踏上了吉祥的彩虹桥如同登云因而得名。登云桥和彩虹桥的结合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祈盼得到人生的最佳境界,无论读书还是做官经商,登“云”,踏“彩虹”,一定会飞黄腾达,是古代人们寓意吉利的地方。
桥下浣溪女
彩虹桥不仅仅是一座廊桥,桥与周围的流水,洗衣女,水车磨坊,竹筏码头,还有登云桥结合在一起,成为完美的组合,彼此相得益彰,真是魅力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