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9)《十大娼优小说》(中国和平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吕智敏 主编
大约十五六年前,我和几个同事一起去某个平原县出差,具体嘛事儿早已经模糊了。在调研某个现场的时候,发现村子附近一连片类似工业厂房的建筑,当地的同事否认,于是近前探勘,原来是图书的库房,规模之大,品种之多,令人眼界顿开。等车子开过来的功夫,我们转了转,价码十分的便宜,同事们纷纷掏兜,大部分买的儿童绘本和图册。我本不想买,但禁不住撺掇,买了一套精装的三言二拍,还有一本英汉词典。回程车的后备箱似乎都堆满了。
买书的时候,我不禁想起那位远超我爱读书的高中同学,有次我们在魔都的某个高层建筑的顶层各自躺着聊天,他说我读完这个专业的研究生,就不再继续读博士了,真要想再念,打算去考个历史学或文学类的专业,研究明清小说。说包括三言二拍之类的小说,已经读了很多,如有可能打算借着读书写一本书出来。据我所知,他毕业后很忙,专业和职业也相当成功,后两个闭眼说出的梦想并没有去实现。我买得回来,也不知从何看起,忽的想起在他家玩的时候,曾经抓起过某册看过几眼几个故事,遂挑了个完全没印象的,看了其中一本。精装大开本大字版,也舍不得标注和折页,用了一张旧信用卡插着,大约也没有读完。之后的一次办公室搬家,就无处安置整套送人了。
买这本旧书,相当于连环想起这些,一声叹息。这时候这把年纪了,还要回潮读些过时的旧书。好在除了第一篇是篇古文,需要借助注释和赏析才勉强读下之外,其他都是唐宋明时的传奇,后几部完全是从三言二拍中来的,有一二个我还有印象看过的。借助注释,认识了几个新字,纠正了以前错误的半边读法,其意思也精准了一些,还有几个字词,也很惊艳,抄在一个本子上,打算以后写字的时候还有机会用用。
这些所谓娼优故事,现在看来也没有当时看的那么有意思,故事的结构,有一二个算是不错之外,大部分也都传统构造技法,没有出新。杜十娘这一篇,我记得在八十年代的电影院反复看过二三遍。改革开放之始,借助古典小说故事来拍戏,是很快很性价比的做法,也能够吸引只是看书和听故事的群众买票去看。现在路子又改了,很多是借助古代小说的壳,来用现代思想构建一个新的故事。
我利用午间零散的时间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又想起高中同学说为啥要写关于明清小说的书,大概是说这个时期的笔记和印刷品十分丰富,跟我们在夜灯下讲的故事差不多,没准我们讲的新奇,都是从这些书中舶来的,这个时期传奇和小说的滥觞,很可能传接到现代,也都是缘木求鱼,并没有什么凭空和创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