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语未亭
语未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154
  • 关注人气: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37)——《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

(2023-08-25 16:40:48)
(537)《圆圈正义:作为自由前提的信念》(中国法治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罗翔 著
暑天读书浮躁的很,好多书只开了个头,没几久就读不下去,丢之可惜,再掌也难。偶然间瞥见皇后用平板看视频,闪过罗翔讲课的片段,遂动心买了两册,利用班车上的功夫读毕一册。
罗翔讲法考,网上早就火热一片,除了案例的有趣,就算得上罗翔的幽默,不但让你忍俊,还得到一些法治的思想和原则。深层次的,实际是法治的逻辑思维过程,让很多人在很多职业上获益,这是潜移默化教育的一种方式。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很多时候,也许是大多时候,想当然,很少再细想,就应和,就脱口而出,就简单粗暴的决策了,这导致很多感性的错误,实乃是理性逻辑的缺位。大家长期浮于一种或多种浅表之上,很容易积聚不满和抱怨,久久地抑制之后就很可能出现莫名的爆发和宣泄。
生活上不好讲,人各有异。我稍微熟悉的咨询工作尤其若此。很多时候,一项咨询业务的基本模式,是找到一个模版,利用几个看的半懂公式、参数、导则、规范、标准等,仿佛就能模仿成一个咨询产品,内里的逻辑分析,阅读对象的视觉感受,都没想过怎样的应对,就完成了等待或然的命运。很多咨询业务没有研究分析的过程,只有照抄和机械的如此重复多遍,也好像我们发在学术期刊的人云亦云的论文也重复了n遍,到底什么算是个人的突破局面和时机,可能也从来没有评估过,非要待到职业生涯的末期,没有了完成的种种条件约束和负累,用一种非功利的视角才看出些端倪,可能也晚了,才觉得青春的无功耗费,不过是在各种圈儿混了个脸熟和年龄资历。
这本向善逻辑分析的书就让我们有这方面的觉醒。一个看似简单的案例,实际有着复杂的条件和法理逻辑推演过程,最后的结论很多超出日常的认知感性。这才是罗翔写作专栏成书的一种意义吧。不是学法律的,看看这种逻辑分析的科普文章,也有助于我们激发在专业工作上的些微改变,也有助于生活中不再人云亦云的附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