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14)——《诗词入门》

(2022-05-11 16:22:01)
(514)《诗词入门》(中华书局,2021年4月第1版)徐晋如著
中学语文课程中,虽然有古典和现代诗歌的教学,但并没有这个文体的写作练习课程。甚至,在很多次的作文考试中还特别指明不得使用诗歌体。至少我这个年代的学习中,从没教过如何创作一首诗歌。我记得初三的时候才会有写一首诗的萌动,大体也是看了班上一位同学经常的小作。在这一阶段,我非常憧憬写一首能强说愁的现代诗,也希望能写出一二句古诗类的警句,放在笔记本的扉页上,感觉就格外不同。这种渴望,伴随着背诵和抄袭诗歌的口感,之后来到高中时的无师自通的模仿。我那高智商的同学,他也偶写,偷偷的互相鼓励,但于诗歌理论的指导近乎于零。其实到了大学毕业之前,也很少去专门读某人的诗歌或诗集,都属于有感而发的自我创作,从未想过模仿过谁,或倾向哪一种风格。
试着欣赏和模仿那都是工作经年后的事。先是阅读各类不同诗人的歌集,然后也读一些鉴赏和评论的文章,当然还有透着科普或教学类的文字,就这样裹挟着走过很多个年头。除了认知自己的创作能力和水平一般,没有多少提升和进步空间之外,写也是偶一为之,再也难找到汩汩喷涌的感觉,很多句子,因为不满意,再打磨也找不到合适的字词,很快就在梦的边上、茶起茶落、烟灰明灭中消失了。感觉和写出来的能力,匹配性虽然不是越来越差,但往往就是想想然后放弃。
除了诗歌创作入门,我联想到的是我的职业,搞咨询工作好像也没有入门类的教学。从学校出来,进入到工作间,从简单的写作做起,一点点熟悉成长起来,基本没有人教,所谓没有师傅也没什么传承。我感觉到写作的水平,还停留在刚上班的时期,仅仅是写作的对象比以前丰富了许多。后继者仍然如我般摸爬滚打,长进到什么样就算什么样,出手的工作,都带着个性化的特点,爱堆砌的仍然是洋洋万言不知删繁就简,惜字如金的总是写字干涩找不到可用的资料。我想要是真有这一类的入门书出现,并佐以不同阶段的写作认师,进步的节奏就会好很多。就好像这本书一样,看完之后,只觉得人家讲的很好,却说不出对自己有啥具体的增益,该找不到感觉、合适的节奏、适当的字词,仍然找不到。能找到师傅般指点,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儿。这本《诗词入门》,我感觉到在诗这一部分,讲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从写作实践来说,会有很多的知识点和注重点,至少那些错误和不妥,分析的比较明白,尝试着对照避免,应该有些增益。词的讲授,似乎差了一些,作者也不像是行家里手,总是讲平仄分析,感觉到一阙词的节奏都消失了。战术和技术并不是割裂的,而是混合着进行的,诗歌是如此,咨询写作是如此,所谓的研究也是如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