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档案(509)——《能源的进化》

(2022-04-08 15:45:01)
(509)《能源的进化》(电子工业出版社,2019年7月第一版)胡森林 著
我与能源这词有缘分,是在上学的时候。那时我很少跟左近的同系班级同学来往,也偶有一次参加过老乡会,除了班级和同舍同学,没有几个朋友。有限认识的几个,都是学石油加工的,来找隔壁同班的老乡,犹疑间说过话点过头,但后来姓名和样貌很少对上号,毕业后回忆,往往张冠李戴,好在他们也不介意。班长,也是我们系的学生会主席,当时热衷于组织各种活动,拉着我联系了更小的一个系一个班,跟那个班的班长兼学生会主席的,热络抽过烟聊过天吃过饭,共同策划举办过两个班合作的集体舞会,那个系叫能源系,专业是煤化工。后来这友谊突然中断,再问起,那人突然要读托福出国,读书背单词太狠了,落了个视网膜脱落,从此休学不见,在我模糊的记忆里,现在只记得他的名字用方言叫出来是粒粒橙。我上分析化学,得老师喜欢,为这喜欢又跟着下学期上她的仪器分析选修课,那时分析仪器似乎也特别金贵,让我们动手的机会很少,大部分是听和看,老师讲课吸引人的地方,就是讲他和他爱人的研究,见过其人,就是研究煤的。毕业后,考过一次研究生,分数在临界线上,去学校和周边研究单位跑跑看能否调剂,说是煤化工有空席,结果空欢喜一场。毕业几年后的光景,有一次我跟领导去北京开会,意外见到这位老师与会,中午吃饭时分,他跟同桌的大咖们阔谈出国和相关人事,我低眉跑过去敬酒,说是学校的学生,也上过他爱人的课程,大概时机不好扫了他的谈兴,让我回去好好学习,将来上他的研究生。总而言之,上学时似乎相当地靠近能源类的专业,也不过擦肩而过。
沙庄一波情况之前,上面转折让我参与一些二氧化碳的文字工作。因为是零基础,所以在封闭期间就看了发来的文字资料,找了一本非常宏观的早期翻译的地球环境方面的书增补了一些常识,试探着提些没有个人见解的建议,但觉仍然难以在这个年纪迅速切入到相关的事务中去,有次还间接传来说我在这个事情上靠不住的批评和论断,我也无言以对,好在这个年纪已经能够承受。一项工作,完成交办的写作是最基本的要求,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实乃是费心思的事儿,需要综合着许多资料、工作需求和发展的方向,这对于已经难以创新的年龄谈何容易,除了理念的老旧之外,还伴随着方法学的落后。只好寻着原来的经验重新学习,更新理念,这就看到了《能源的进化》。严格的说,它还不是一本科普类书籍,原来是写在报章上的专栏结集,作者动了不少心思,是不是按照纲目也续也补了一些篇目不得而知,只从结构上来看,迅速了解能源发展的简要历史和主要演变特征已经足矣,是不是有效率地能够导引工作还未得知。从作者的文科出身,我觉得写的已经相当完整,逻辑结构也很不错,读起来虽然略有重复,但并不觉得啰嗦。我想这样一本书,最好还是有工科出身的人,具备一定的文科知识来写更好,但凡工科出身的人,大都学过四大物理,四大化学,四大力学,四大数学之类,甚至量子力学也有皮毛的尝试,从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能级的跃迁、能量密度的集中、储存、运输和释放等,多着墨一些,就有很浓的科普味道了,就有很大的助益作用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