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妈妈在亲子作业后的反思(新浪博首)

(2014-10-23 11:22:28)
标签:

育儿反思

睿睿四岁五个月

分类: 育儿点滴

http://s13/mw690/001ysKHvgy6N2ewowqg5c&690

http://s16/mw690/001ysKHvgy6N2eGJyuL73&690

http://s6/mw690/001ysKHvgy6N2eSnBSSc6&690


上了幼儿园就多了一项任务,老师会经常布置亲子作业。有经验的父母都知道,亲子作业多半都是手工作业。我从小手工就差,所以很怕这样的作业。还好,爸爸的手工还不错,所以每次作业都仰仗他。

 

这周,老师布置的亲子作业是:用各种谷物粘贴作画。这个光荣的任务自然又落到了爸爸的肩上。只是这次,我忽然有了灵感,选了一副变形金刚的脸谱。因为是自己选的,自然也就多了一份期待。于是说好:由爸爸负责画图,妈妈和睿睿负责粘贴。

 

爸爸画好图后,妈妈和睿睿开始了粘贴工作。妈妈让睿睿把胶水挤到线条内,可他偏偏要弄到线外;让他用小牙签把胶水涂匀,他总会时不时的捣乱。也许是太想做好这次的作业,妈妈觉得睿睿的行为简直难以忍受,于是很凶的训斥他。睿睿悠悠的说了一句“等我长大了,也会带着自己的孩子做作业。但是我不会骂他,我会好好的和他说”。听孩子这么一说,妈妈自己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没必要为做个手工和孩子不高兴啊。

 

谷物粘好了,怎么都不入妈妈的眼,感觉就不是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爸爸和睿睿都认为挺好的,可以交出去。可是妈妈怎么看都觉得很粗糙,很武断的说“不好,太粗糙了,没有把这幅图体现出来”。妈妈于是让爸爸重新画一次,让爸爸带着睿睿来粘,自己真的缺乏手工细胞,还是放弃算了。

 

在妈妈的要求下,爸爸重新画了一幅画,因为有了之前的经验,这次画的更好,边缘也采用了粗线条勾勒,这样粘贴时更容易一些。同时,爸爸也总结了妈妈和睿睿粘贴时没有注意的问题,所以粘贴出来的效果很不错。出来的成品就是妈妈想要的感觉。可以说,我们这次可以交出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亲子作品。

 

可是妈妈心里感觉哪里出了问题?也许是个性使然,妈妈不愿意交出一份连自己都看不上眼的作业,可如果这么否定睿睿和妈妈第一次的作品,会不会挫败他的积极性呢?妈妈心想,先补救一下,调适一下睿睿的心理。

 

于是,妈妈把第一次的作品和第二次的作品放在一起,让睿睿来决定交哪一份。妈妈说“由你来选择,是交和妈妈合作的变形金刚还是交和爸爸合作的变形金刚”?睿睿很肯定的回答“交爸爸的,爸爸做的好看”。妈妈说“我也觉得爸爸做的更好,爸爸真了不起啊,那就交爸爸的吧”。

 

妈妈又想:太过的要求完美,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毕竟这是亲子作品,孩子的作品本身就该有瑕疵啊。因为自己要求完美的个性,就不愿意孩子在一旁“捣乱”,这不是有悖于自己的育儿理念吗?这个也必须立马补救。

 

晚上回到家,妈妈问睿睿“你还想玩粘贴谷物吗”?睿睿很兴奋的说“还想玩”。妈妈又问“那你这次想粘贴个什么呢”?睿睿说“压路机”。妈妈说“那我来帮你画一个,然后你自己来完成粘贴的工作,好吗”?睿睿自然是开心的答应。

 

于是,妈妈帮睿睿画好了图纸,让他自己粘贴。当然了,他又是各种乱来,胶水弄得到处都是,压路机的线条几乎都被谷物湮没了。妈妈在一旁看得想冒火,可是也知道,如果这次我再发火,也许孩子以后都不愿意再做类似作业了。妈妈选择了离开,去做其他事情,让他一个人在那里自由发挥。

 

快睡觉的时候,睿睿的作品也完成了,确切的说,是胶水用光了。卡纸上粘的乱七八糟的,妈妈用手机拍了照帮他留作纪念。而睿睿则自己拿了扫把打扫着洒了一地的谷物,这一个小细节让妈妈很暖心。

 

http://s7/mw690/001ysKHvgy6N2eX2aDYb6&690
http://s5/mw690/001ysKHvgy6N2fEvjowe4&690


妈妈的反思:交一份让自己满意的作业的想法没有错,妈妈不希望违背自己的意愿,因为让妈妈交一份难看的作业,会让妈妈很难受。

 

亲子作业本身提倡的还是亲子互动,也就是说孩子的参与很重要。如果全部都被爸爸妈妈包办了,那也就失去了做亲子作业的意义。所以妈妈对待孩子“捣乱”行为的态度是非常不对的。

 

做亲子作业的过程,也是全家人同心协力完成一个任务的过程。晚上的亲子时光,通常都是妈妈带着睿睿玩,所以用完成作业的方式把爸爸拉入到我们的亲子时光里本身就非常有意义。所以,虽然作业大多是由爸爸来完成的,可是对于我们家庭的亲子合作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我和睿睿对爸爸作品的肯定,也让爸爸很有成就感。

 

因为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所以育儿过程中难免犯错。也许我挫败了睿睿的积极性,也许我暴露了自己苛求完美的一面。虽然后面也采取了一些补救的方法,但是却一直有心结。这也许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我想通过书写的过程来理一理自己的思路,也希望妈妈们提供一些好的建议给我,让我下次在面对类似问题时,不要再有这么多的纠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