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并接纳他

(2012-07-16 13:01:16)
标签:

睿睿两岁

理解接纳

分类: 育儿点滴

http://s3/middle/54f59661xc4ec6fd61482&690

http://s5/middle/54f59661xc4ec702c7e54&690

睿睿2岁2个月

 

满了2岁以后,睿睿的自主意识越来越强了,经常都是自作主张的去做他喜欢的事情。面对那些小小的任性和固执,妈妈的反应通常都会慢半拍,在那半拍里迅速读懂睿睿的小心思。只要懂了他的心思,解决和顺应就变得非常容易了,今天整理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微博记录,分享一下。

 

我只是想换个方式玩积木

 

每天睡觉前睿睿都会自己整理收纳玩具。今天收积木的时候,睿睿不太情愿收,收了一部分以后,就留了一些玩开火车。外公在一旁催促他,睿睿忽然很火,拿起积木扔了出去,其中一块还对着电视扔了过去。外公一下子很生气,瞪着睿睿说“外公生气了”,一旁的爸爸说,真的该打了。睿睿委屈的想哭,却又忍着眼泪,真的是忍着呀,这么小的孩子。
 

刚刚洗完衣服的妈妈,大致猜到了小朋友的心思。赶快来到睿睿身旁,问他“还想玩一下开火车,是吗?”睿睿点点头,妈妈又说“那我们把积木桶当做火车站,你把小火车开进来,我们一节一节的收起来,好吗?”睿睿爽快的答应了,然后开心的和妈妈一起把剩下的积木收好了。

 

有时候读懂小孩子的心思并不难,只要理解了孩子不配合背后的原因,自然也就能顺利解决问题了。

 

 爸爸不理解睿睿,妈妈理解睿睿

 

最近睿睿特别黏外婆,早晨醒来就要外婆,可是外婆一早就去锻炼了,妈妈上哪去帮他找外婆嘛。只见小朋友哭得稀里哗啦的,妈妈抱着他哄,爸爸颇不耐烦的叫他出去哭。

 

妈妈一边安抚睿睿一边和爸爸说:“孩子现在正处于敏感期,你要理解他,帮助他释放情绪,这样他才能正确的处理自己的情绪。和很多同龄孩子相比,睿睿已经很不错了”。一旁的睿睿停止了哭泣,委屈地看着爸爸说:“爸爸不理解睿睿,妈妈理解睿睿”。妈妈说“爸爸理解的,只是一时没控制好”。话毕,睿睿立马安静了,很配合的穿衣、喝奶、洗漱。

 

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知道,妈妈的一句“理解”,同样也收获了小朋友的理解和配合。

 

有时候,我想糖

 

晚饭后,睿睿拿了口香糖给妈妈吃,妈妈不肯吃,换了一颗硬糖。看到妈妈吃硬糖,睿睿也要求拿了一颗软糖,妈妈给了他。一旁的外婆说“睿睿今天已经吃过一颗了”。按照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颗。可是既然已经给了小朋友,自然没有理由又收回来,于是妈妈让睿睿装在裤包里,明天吃。

 

睿睿配合的装在了裤包里。到了楼下,忍不住又把糖拿出来,想要妈妈帮忙剥开。妈妈说“已经说好了,明天吃的嘛,收好哦”。睿睿笑笑,把糖装好。走了一段路,又停下来不走了,妈妈说“你在想什么?”睿睿调皮的笑笑说“想糖”。妈妈没有松口,睿睿又把糖装好。又走一段,忽然说“有时候,我想糖”。(这个“有时候......”完全是因为之前给他看的一本绘本我想念你,活学活用呀,哈哈)

 

既然有规则在前,那就一定要遵守,对成人适用,对孩子亦然。妈妈在守住规则的过程中,也于无形中锻炼了睿睿的自制力。

 

妈妈生气?

 

晚饭后,睿睿提出要去看蒲公英,于是,妈妈带着他去找。刚刚找到,睿睿就叫妈妈“有尿、有尿”,还没转过神来,睿睿就尿到了裤子里。这是睿睿断尿不湿以来,几乎不会发生的状况。睿睿看着妈妈说“妈妈生气”,妈妈说“没事,妈妈不会生气。你是不是着急看蒲公英所以忘了通知妈妈了”,睿睿说“是”。

 

妈妈问“裤子湿的感觉是不是很难受?”睿睿说“是”;妈妈说“那我们快点回去换了吧。”睿睿说“好”。走了一段路,妈妈怕睿睿着凉,就抱着他快速走回去。接着说“以后要记住了,有尿尿一定要赶快通知大人,不可以忘记了哦。妈妈不会生睿睿的气,可是睿睿自己会很不舒服的。”睿睿说“好”。

 

毕竟是孩子,对于便便的控制还不可能做得像成人那么好。小孩子的自尊心其实非常强,从睿睿担心妈妈会生气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尿湿裤子的问题,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自然也就消失了。

 

尝尝味道

 

饭桌上有炸臭豆腐,睿睿要求吃。妈妈说“臭豆腐比较容易发病,睿睿有湿疹,吃了以后也许湿疹会出来哦,不过可以吃一小点,尝尝味道。”睿睿说“尝尝味道”。妈妈用筷子夹了一小筷给他吃,吃完后问睿睿“还要吗?”睿睿说“不要了,尝尝味道”。

 

小孩子对什么都是充满好奇的,如果成人只是一味的说“不可以”,估计很难让小朋友理解。把道理说明白了,孩子都能理解。

 

谢谢妈妈

 

前段时间,睿睿喝完奶或水以后,会坏笑着把瓶子扔给妈妈。妈妈总是告诉他,这样的作法是不对的,然后示范给他正确的作法。虽然如此,睿睿还是继续把瓶子朝着妈妈扔过来。妈妈也只能每天继续批评他,然后示范给他正确的作法。

 

延续几天以后,突然在一天早上喝完奶后,睿睿叫着“妈妈”,妈妈应声来到他身旁,睿睿双手把奶瓶递给妈妈,说着“谢谢妈妈”。也是从这一天起,睿睿每次喝完奶都会甜甜笑着把奶瓶双手递给妈妈,说一声“谢谢妈妈”。

 

坚持正确的作法,宝宝一定会改变,因为再小的孩子也会明白什么才是正确的。

 

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顺应孩子成长的自然规律,在面对孩子的叛逆和调皮时,自然就会多一些理解和宽容,甚至还会庆幸,哦,原来我的孩子很正常,他的这些表现都和大多数孩子差不多。而且,当你足够理解你的孩子时,会发现,和孩子有效沟通也可以变得很轻松。

 

和爸爸一起做面具

http://s5/middle/54f59661xc4ec75ebabc4&690

http://s12/middle/54f59661xc4ec76a5129b&690

http://s16/middle/54f59661xc4ec776b552f&690

http://s10/middle/54f59661xc4fd270a5a79&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