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育种简史(9)

标签:
月季育种简史9 |
分类: 关于月季 |
接上集



壮花月季 Grandiflora
1954年,美国的Lammerts博士推出了一个由丰花月季Floradora作父本、HT Charlotte
Amstrong作母本的新品种伊丽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因为这个品种超越两个亲本的强劲长势,以及不同于F系,能在花序中开出数朵类似于HT优美花型的花的特点,被认为开创了一个新的系列Grandiflora,即壮花月季。简单来说,壮花月季=F和HT杂交后代。
然而,实际上壮花月季和HT之间的界限从一开始就并不明显,G这个谱系存在价值一直有争议,而且随着杂交进程的推进,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在取消G这个分类的声音已经很大,例如在法国,对现代月季就不存在这个分类,只有“大花月季(对应HT)”和“群花月季(对应F之分)”
不管如何,伊丽莎白女王是个很有价值的品种,本身进入了世界月季荣誉殿堂,而且被广泛用作HT的杂交亲本,产生了很多名种。

伊丽莎白女王这品种很有意思,长势特别强,动不动就长成两米大灌丛。在江浙一带已经泛滥成农村土月季了它的两个亲本
Charlotte Armstrong * Floradora 也非常有意思 :
C
Armstrong诞生在HT和杂交异味蔷薇两个分类融合的年代,有相当重的异味蔷薇血统。前面提到异味蔷薇给现代月季带来了明黄色的基因,也带来了超级易黑斑和不香的基因。
而Floradora,直接父本缫丝花,母本有麝香蔷薇的血缘,都是强抗病的血统,也给后代带来了非常强的生长势。
伊丽莎白女王这品种就显性遗传了强抗病,她的超级强壮很可能来源于几个远缘亲本杂交的杂交优势,但以它为亲本的后代就不一定有那么好运了。

HT的缺陷
HT系,包括由HT衍生出的F系和G系,可以说把世界各地的蔷薇原种的优秀特质集于一身的大成之作:它们色彩丰富多彩,花朵硕大华丽,比HP开花性稳定,基本都能一年多季开花,又比老式的茶月季耐寒的多,一般能耐-15度低温。正因如此,它们才能统治整个二十世纪,流行一直到现在。
但这几类现代月季并非尽善尽美:
1.HT的株型往往直立瘦高,且叶片较为稀疏,在园林应用中显得很不和谐

对比能形成茂密灌丛的法国蔷薇
3.
选育中不重视抗病性的筛选,以及长期近亲杂交,日积月累导致现代月季的抗病性低下,几乎离不开农药,而且活力减退,植株寿命缩短
古老月季爱好者、英国人David H.
Austin针对这些缺陷,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把古老月季的柔和色调、古典花型和芬芳与现代月季的优良开花性和丰富色彩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强健、不需太多管理、抗病的新系列。经过了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突破,他终于在自己的得意作——Olivia
Rose Austin上,无限接近了自己的初心。
完。。。
待。。。
续。。。
前一篇:9月的花草(2019)
后一篇:月季育种简史(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