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结束
2025-10-09 14:04:11
标签: 杂谈
国庆节长假结束了,又开启了上班模式。
上午有个会,是长假前就在钉钉上约好了的。当时点击了“确定”参会,假日期间还曾默念上班不要忘记了,今日上班偏偏就真的忘记了。等到有人过来喊我,已经过去了一刻钟,有点尴尬。好在这种尴尬机会不会再多了。到年底,将彻底结束职业生涯,回归家庭生活,到那时,什么会议也不用再去参加了。这事儿想想都很开心。
9月30日提前休息了一天,和家人一起去了温泉,开开心心玩了一天。等到10月1日长假开启,我们已在返程老家途中。长假期间,除了在老家和家人聚会,没有再去它处,对人多有点恐惧。长假期间刷到过很多景区密密麻麻人群的视频,看着都有点害怕。
说是长假8天,除了走亲访友聚餐吃饭,真正在自己家中独处的时间只有一半。好久没有和老家的亲友们聚餐了,这么长的假期不聚一次,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乎,东家聚、西家聚,在聚餐过程中交流信息,了解彼此。但说实话,这种聚餐也挺累了,连续几天下来,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就是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还没好好体会就已然过去了。为了避免长假最后一天高速公路的拥堵,提前一天返回。高速公路上的车车很多,车速不如平时快,估计好多外出游玩的人也是提前返回了。
国庆长假期间,正好赶上中秋佳节。中秋那天,中午回老家和亲人们聚餐,晚上与自己家人一起吃饭。白天的天气不好,一直阴天,空中偶尔还会飘落几点雨滴,以为晚上看不到那轮明月了。没想到,吃过晚饭不久,走到楼下,一抬头,天上挂着明晃晃的月亮,甚是漂亮。忙喊家人一起赏月,那轮圆圆的月亮在楼间挂着,有树的剪映陪衬着,更显出月亮的妩媚。清灰淡淡地洒在地面上,洒在脸上,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诗来……这样的景致没有持续多久,只过了不到20分钟,云便遮住了明月。想起了一句老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知元宵节时是否会应验。
今日上班,有好多同事没有上班,估计是持续休假,尽情在外面多玩几天。每年能连休长假的时间也就是国庆假期和春节假期。家住中原的同事今天都回来上班了。想起自己两年前在中原工作的时候,那种离开家的心情,真的是无以言表。节前在班车上,一位调到中原工作的同事回来出差,能在家里这边小住数日,每天坐班车上下班。坐他旁边的一位同事和他闲聊,问他多久能从中原回来一次,当得知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时,那人竟然说:“你那么久才回来一次,家里怎么办?”他无言以对。我扭头说那位同事:“你是他哪儿疼,你问哪儿呀。”大家都“呵呵”一笑过去了,去中原工作的同事这才讪讪地说:“家里的事情一点也帮不上忙。”话语里是种无奈。这种异地调动,所牵涉的东西太多,实在是难以诉说。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难。
长假结束
国庆节长假结束了,又开启了上班模式。
上午有个会,是长假前就在钉钉上约好了的。当时点击了“确定”参会,假日期间还曾默念上班不要忘记了,今日上班偏偏就真的忘记了。等到有人过来喊我,已经过去了一刻钟,有点尴尬。好在这种尴尬机会不会再多了。到年底,将彻底结束职业生涯,回归家庭生活,到那时,什么会议也不用再去参加了。这事儿想想都很开心。
9月30日提前休息了一天,和家人一起去了温泉,开开心心玩了一天。等到10月1日长假开启,我们已在返程老家途中。长假期间,除了在老家和家人聚会,没有再去它处,对人多有点恐惧。长假期间刷到过很多景区密密麻麻人群的视频,看着都有点害怕。
说是长假8天,除了走亲访友聚餐吃饭,真正在自己家中独处的时间只有一半。好久没有和老家的亲友们聚餐了,这么长的假期不聚一次,有点说不过去。于是乎,东家聚、西家聚,在聚餐过程中交流信息,了解彼此。但说实话,这种聚餐也挺累了,连续几天下来,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就是总觉得时间过得好快,还没好好体会就已然过去了。为了避免长假最后一天高速公路的拥堵,提前一天返回。高速公路上的车车很多,车速不如平时快,估计好多外出游玩的人也是提前返回了。
国庆长假期间,正好赶上中秋佳节。中秋那天,中午回老家和亲人们聚餐,晚上与自己家人一起吃饭。白天的天气不好,一直阴天,空中偶尔还会飘落几点雨滴,以为晚上看不到那轮明月了。没想到,吃过晚饭不久,走到楼下,一抬头,天上挂着明晃晃的月亮,甚是漂亮。忙喊家人一起赏月,那轮圆圆的月亮在楼间挂着,有树的剪映陪衬着,更显出月亮的妩媚。清灰淡淡地洒在地面上,洒在脸上,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句“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古诗来……这样的景致没有持续多久,只过了不到20分钟,云便遮住了明月。想起了一句老话——“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知元宵节时是否会应验。
今日上班,有好多同事没有上班,估计是持续休假,尽情在外面多玩几天。每年能连休长假的时间也就是国庆假期和春节假期。家住中原的同事今天都回来上班了。想起自己两年前在中原工作的时候,那种离开家的心情,真的是无以言表。节前在班车上,一位调到中原工作的同事回来出差,能在家里这边小住数日,每天坐班车上下班。坐他旁边的一位同事和他闲聊,问他多久能从中原回来一次,当得知一两个月才能回来一次时,那人竟然说:“你那么久才回来一次,家里怎么办?”他无言以对。我扭头说那位同事:“你是他哪儿疼,你问哪儿呀。”大家都“呵呵”一笑过去了,去中原工作的同事这才讪讪地说:“家里的事情一点也帮不上忙。”话语里是种无奈。这种异地调动,所牵涉的东西太多,实在是难以诉说。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