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声声

2025-07-30 09:47:29
标签: 杂谈

这些天,窗外蝉鸣似乎从未停歇,从早上鸣到天黑。

早上醒来,蝉鸣已经不是一声两声偶尔鸣起,而是此起彼伏连成一片了。本来还感觉有点清凉的早上,被这蝉鸣弄得有些焦躁了。

向窗外望去,看不到有蝉的影子,但声音一直都在,一直都很洪亮。想象着那些蝉伏在树干上,振动腹部的鼓膜,奋力发出尖锐的鸣叫。每棵树上都不可能只有一只或几只蝉,而是几十只吧,不然它们的声音不能如此洪亮。

蝉的一生,据说要在地下蛰伏数年,甚至十数年,方能破土而出,爬上树干,蜕去外壳,振翅而鸣。然而这鸣叫的时光,却不过短短数周。它们在地下积蓄如许岁月,竟只为这一夏的嘶鸣。蝉如此辛苦是为了啥?或许这就是每种生物不同的使命吧。也许它们会认为,在地下蛰伏了这么久,终于爬到地面上,不“放歌”一回,实在对不起这见到阳光的短暂时光,因此而尽情歌唱吧。

小时候,盛夏时,常会找来竹竿,顶头黏上蜘蛛网,用来粘蝉。把蝉粘回来了,放在袋子里带回家,然后再将它们放在纱窗网上,听它们继续鸣叫,这竟然也是一种乐此不疲的乐趣。当然,现在看来,已经丝毫体会不到这种有些残忍的游戏丝带来的乐趣了。那时候的小伙伴们都乐于做这种游戏,以至于周边的蜘蛛每天都很忙,常常是网刚刚结出半张,已有小朋友将网扯烂收走。第二天还会继续来此搞破坏。大家在一起比谁的眼尖,能发现趴在树干上、躲在树叶间的蝉,然后抬起竹竿,盯准蝉的位置戳向它,用蜘蛛网的粘性粘住蝉。每个人的身上都挂一只小布袋用来装蝉,每天都要比一比,看谁捉的蝉多。

第二天早上醒来,爬在纱窗网上的蝉大多会掉落在窗台——它们已经不幸身亡了。我很奇怪为什么它们在树上会好好地鸣叫着,捉到家里为啥会如此短命。或许是它们觉得被“安排”在纱窗网上,是一种强迫下的无奈,内心充满忧愤而抑郁而终吧。

昨天早上,一只蝉落在了阳台纱窗的外网上,鼓足了劲儿在那里鸣叫。我走过去,蝉并不在意我的存在,继续鼓噪。我伸出手指,轻轻地在它落的地方弹了一下,它“嗖”地一下飞远了。想起小时候捉蝉的游戏,现在没人再会做这种事情。现在的小孩子可玩的游戏实在太多,对捉蝉这种事情已经不屑一顾了。

不过,近日网上有许多关于蝉成为美食的消息,据说有的地方的人成群结队去捉刚刚从土里钻出来的蝉,市场收购价超过百元一斤。有的面包店将这种刚刚出土的蝉油炸后,放入面包中,夹了八只蝉的面包会卖到十八、九块钱,据说销路还不错。从未吃过这种蝉,不知道滋味如何。市场有需求,也能体现它们的价值吧。只不过人们的口福,是蝉用生命换来的。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前一篇: 业已入伏 后一篇:今日立秋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