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好友送了我一盆兰花。一个白色细高的花瓶里,舒展着几十片墨绿的叶子。花瓶上刻绘着一丛修竹,让人一下子想起的就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家里的花都是极好养的文竹、玉树、吊兰、芦荟、小椰子树;杜鹃、蝴蝶兰什么的也有,却是花期不定,越到节日越不肯开。
看着这棵兰草,用欣赏的目光上下打量它。叶片亭亭玉立,窜出的十束花枝,有的含苞欲放,有的刚刚结上一串绿色的花苞。这时忆起了清代郑板桥曾写过的一首咏兰诗《折枝兰》,“多画春风不值钱,一枝青玉半枝妍。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天。”他既爱竹,又赏兰,此诗抒发了对兰的喜爱赞美之情,“二月时节,春风微回,杨柳多姿,世人多见,不以为贵。旭日东升,空谷幽兰,翠叶隐秀,与世无争,静吐芳华。山林痴鸟,还复多情,纷飞鸣啭,独慕君子,兰质玉心。”
这是我家第一次养兰草,我一个俗人能养好吗?看着这盆花,竟连它的名字都不知道。打电话问了友人,方知道名为“汉城公主”。多么雅致的一个名字,看来这盆花是来自韩国的舶来品了。但兰草养殖一直是中国的专利啊,从古至今,君子雅士,达官贵人,隐士达人,都把兰草作为家里的一种名贵花草侍养。既然名贵,也说明了兰草的挑剔,择良家而栖,择懂心之人而息。只有用心对它才能养好,真应了那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一草一木亦能有君子之风,一山一水愈显儒雅品质。
春节到了,兰花盛开了,每朵花有五片花托,一如观音大士伸展开的手掌;花托的颜色是淡淡的藕荷色,绿中透着一点浅黄。它五指叉开,静静地托着淡紫色的花萼,花萼静静地绽放,像极了少女的樱桃小口。客厅里飘着一种淡淡的花香,既不浓烈,又不芬芳。到它跟前再嗅一下,确认就是它散发的花香。兰君子的香是雅透了,难道真应了那句“君子之交淡如兰”?
花儿次第开放,一枝枝有序地绽放。望着落下来的花朵,我原本想捡拾起来放到花盆里,因为想起了“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想让它成为兰花的营养品。但看着那些凋零的花朵,又不忍心就这么扔掉。于是,一朵朵,一片片捡起来,收集好,用清水洗了,晾在盖垫上,欲一品兰花的味道。于是找来一个干净的玻璃杯,净手拈了十几朵花,放到杯中,又不忍心用滚开的水去泡,怕伤害了它,只用了大约八九十度的水浇冲。兰花在杯中飞舞漂浮,一如蝴蝶上下翻飞。一股芳香瞬间弥漫开来,既有玫瑰的香味,又有花茶的味道。气味浓郁芬芳,完全不是开花时淡淡的芳香。喝了用兰花自制的茶,竟然萌生了一种负罪感,感觉自己是否有些残忍,伤害了高雅的花朵。但又自我辩解,我该没有亵渎你的高洁吧,因为我将你融到心里去了。
为了养好它,上网查了不少资料,但是关于汉城公主的养护秘籍却是少之又少,只好用其他兰花养护的知识来养它了。期盼来年春天它能继续盛开在我这陋室之中。面对汉城公主,赋诗一首:
汉城公主渡重洋,
素衣淡裙返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