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这是我常想起的诗句之一了。无他,每年到了荷花盛开莲蓬结果的季节,都会不自觉的就想了起来。江南啊,长沙古时也是江南之地的。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也就是在长沙写下的。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春花落下,夏日的时令花卉和果子就该上市了。农历的六月,是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好日子。湖南自古就有特产如湘莲湘绣等。湘绣自不必说了,和蜀绣苏绣等并成中国几大(好像是四大)名绣的,平常没事我也喜欢走在街头看看湘绣店子里摆放的精品,细细欣赏,沙坪坝的湘绣很出名啊。而湘莲,却是从记忆中,一直蔓延到了现在,总是细细的挑动着心里的某一根弦,也许,那个弦的另外一头,牵系的就是所谓的“故乡”。
从来我都觉得自己是个“处处非家处处家”的人,不管是在哪个城市,似乎都能投入的欣赏那些陌生城市的美丽,渐渐融入进去,可是只有在湖南,在长沙,那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才是让人从骨子里都会感觉到亲切的。点点滴滴都那么的熨贴,一点都不生硬,小到一个街边花坛一个路口,大到一个广场一条湘江,生而有之的那种亲切,无处不流露出来,即便在飞速的城市建设中,这里在改变。
长沙本地赏荷吃莲子的地方并不太多,城郊有一些种植荷花莲藕的农家,规模很小,大多时候都是开车去岳阳团湖或者洞庭湖里面看荷花的。城市中心要说看花,好像只有一处?那就是烈士公园。烈士公园自从不收门票之后,倒是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浪漫了,那种感觉,让我每次踏上的时候都会觉得依依不舍,从年嘉湖开始漫步,一直走到荷塘,看着挤挤密密的荷花荷叶互不相让,再走一段到了鱼塘,鱼塘的一侧也是种满荷花的,鱼戏莲叶间,旁边钓鱼的人专注认真,踏水而过的石墩可以带人去亲近荷花,而水面上满满的浮萍,绿得好像幽深的梦境。
从幼年的时候开始,经过桔子洲头的时候,总是能看到洲上的居民在加工湘莲,先要把新鲜莲子从莲壳里剥出来才能去晒干,于是家家户户的门前都堆积了大堆的莲壳,堆积多了,就点一把火,烧掉了事。莲壳烟弥漫在桔子洲上人家旁,有时也升腾到桥头来,只是隔着两边的湘江,于是从河东河西看过来,无非就是“一簇烟村,数行霜树”的景致了。
只是有些东西,总是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消失的,现在桔子洲上已经没有居民了,全部被拆迁到别处,洲上要搞旅游开发,全部建设成旅游场所,这样也不错,虽然少了些鸡犬相闻的趣致,至少还是有个游玩的去处。我总是奢望着,在桔子洲上能够建造一个巨大的摩天轮,这样就可以凭高俯瞰江东江西两岸好风景了。
宋人姜夔有词曰“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说不出为什么,却是会很喜欢这个词——岁岁红莲。
只是不知道,在这遥远的北国之都,可否有机会再看到类同“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的景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