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火车上那位春都的朋友就给我推荐了洛阳的水席,但是一般都是晚上去吃,中午便在一个市场中的小店吃的。看菜单的时候,“老虎菜”三个字跳入我的眼帘,再上看下看,都是可以理解的菜名,什么空心菜啦,生菜啦,但是这“老虎菜”可就真的不知道,闻所未闻,叫来店家一闻,店家很诡异的说,吃了就知道了。哦?那就来一份吧,是凉拌的小菜,很便宜,再点了些别的菜,有道粉皮肉末的味道也相当的好,嘿嘿~~老虎菜上桌,一看,倒也——原来就是凉拌香菜加了点辣椒丝和青椒丝。
洛阳的凉菜风味和四川湖南的有很明显的不同。这里的凉菜比较多的放醋,不放酱油,颜色很清淡,味道也很清新,基本就是菜本身的味道加点酸味。象青椒都是切成很细的丝拌在菜里,调色的作用似乎多过调味的作用。(湖南的凉菜分上色的和不上色的两种,上色的一般是用红色的剁辣椒或自制的辣椒油来让菜微浸上红色,颜色艳丽,味道很辣;不上色的放香油较多,加点蒜蓉什么的,味道很香。四川的凉菜几乎就是红油的,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夫妻肺片和凉拌兔丁,看上去都是红红的油水一大层,也是贼香。)
随便说了点别的,接下来开始说著名的洛阳水席了。首先“水席”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解释,一说是形容上菜的方法,吃完一道就上下一道,象流水一样,所以叫“水席”,流水桌席的意思。另一说是因为水席的菜色是固定了的,大多是烩菜,汤汤水水的,水多故称“水席”,不管是哪个意思,只要好吃,汤水多也罢,流水一样上菜也罢,弦歌都喜欢,而且巴不得呢(^^)。
洛阳水席的菜统称是八盘十六碗,够多了吧,所以,就在朋友的指导下点了其中几样来品尝,记有焦炸丸子、牡丹艳菜、蜜汁红薯、连锅肉片、腐乳扣肉。看起来似乎就只有几样而已,平常我在桂林人吃东西,都可以一气点上十几种小吃摆满桌子,可是,等这几样上桌了,着实把人吓了一大跳,都是用弦歌所见过的最大最大的汤碗盛着,满满的似乎汤汁都要溢出来了一般。就这几样已经把一个不小的四方桌子摆得满满的,那分量啊,真是扎实极了(各位各位,如果想要弦歌请客,请大家去洛阳吃水席啊,各位的车费自负,一顿的饭钱弦歌包啦)。
菜上桌后,接下来就开始认真看了,先看看颜色,形态,摆盘的方式,用了些什么料,这大概是想当厨师的女人的习惯8:P
第一碗端上来的是牡丹艳菜,这名字真是华丽极了,菜也是满满的一大汤碗,汤水看起来都很浓酽的样子,上面是盖了些平菇丝、肉丝、香菜丝,摆成了类似花的形状,花的正中间还有几丝红色的东西,可能是充当花蕊吧,不知道是什么,一尝才知道是腐竹丝或蛋皮丝。整个菜表面看起来,象是一个汤碗里盛着一朵重瓣的大花,红的绿的黄的白的,但是不精致,看相比较普通。喝了口汤,是带酸辣味的,很开胃,但不是我所喜欢的清汤或甜汤。把上面那朵“花”拨开,底下原来另有乾坤——堆着白色的筋络状的丝,刀工很匀称,不知道是什么丝,试了一口,滑爽,很嫩,有点象粉丝的味道,仔细一品又不是粉丝的感觉,多了点韧性,很明显的有纤维在其中,是什么东西做成的呢?肉?鱼?蔬菜?弦歌非常的吃惊,因为吃过的东西虽然不算太多,但是普通的食物,一般只要尝一尝,不说马上知道怎么做,但是至少是什么原料,大致需要怎样加工的水平,已经几乎锻炼出来了,可是,据说这道“牡丹燕菜”是当年武则天品尝过,赞不绝口的菜,而且原料很普通,是常见的一种菜加工的,到底是什么呢?解说员隆重出场了,说:“是$%^##%$#。”呵呵,到底是什么,大家猜猜看,提示是不论南北都有的一种蔬菜。猜对了有奖哦。听她那么一说,觉得很吃惊,居然能做出这种味道,微带酸辣,还有比较重的胡椒味(这可能是胡椒粉没撒匀造成的),完全都吃不出原来的口感了,根本就好象是换了种东西嘛。说不上不相信,但是带着怀疑,还是继续吃,吃来吃去也吃不出原料的感觉。真是服了,把服务员叫过来问问是怎么做的,服务员解释了一通菜名的来由原料的产地等,我问的却没回答,估计这也是不传的秘诀,就不乱打听了吧。如果去洛阳,一定要吃这道“牡丹艳菜”哦:)
另外一道有特色的菜是焦炸丸子。炸得表面有点焦红的丸子,不大,形状也不好看,似乎不太规则,不象湘菜中有丸子的菜,丸子大小均匀,圆溜溜的,很有看相。这丸子没什么看相,盛在一个盘子里端上桌,随丸子配了碗汤(点菜的时候,汤的味道可以选择,甜汤或是酸辣汤),吃的时候,把丸子往汤里一倒,沾上汤汁调味就可以吃了。因为形状不太规则,倒是很好夹,放进嘴里一嚼,第一感觉就是一个字——烫!等我烫得话都快说不出来的吃完了这个丸子以后,朋友慢条斯理的开始说明了:“吃焦炸丸子不要太急,会烫的。”天,怎么不早说!不过觉得挺好吃的,特色是丸子外面炸过的部分很香,沾上汤汁就不硬了,里面软软的,很适口,吃起来没有特别的感觉,就是觉得很舒服。一般的源自民间的菜大多带有这样的特点。这丸子的特别之处就是原料——是用粉丝切碎,拌上其他配料炸的素丸子。即便是吃素的人,也可以试试。(对了,牡丹艳菜也算是素菜。)
其他的几道菜,可以说是家常味道了,就不多罗嗦,有空,都去品尝品尝吧。吃完了,再看看剩下的部分,天啊,两个人吃了不到点的菜的1/4,服务员问是否要带走,这要是带走了,得吃到哪年哪月去啊,真实惠,不过就不带走啦。
据说洛阳的人家结婚,就有把水席当作喜宴的习惯,流水一般往上端的菜,分量又足,还真够招待客人的。但是水席的菜色大多是一些比较普通常见的原料做的,这足以证明水席是从民间发源的地方菜,而不是所谓的宫廷菜等,而湘菜与川菜的特色菜中就有很多精致得令人咋舌的名堂,估计是以前孝敬大户人家的官老爷而创造的。
洛阳短短两日多,了解也实在是太少了,吃的就知道这么些了,下回再去的话,一定吃得更仔细,再来给大家好好介绍8:)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