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到了洛阳,汽车站又是和火车站相隔如此的近,非常的热闹。到达洛阳的时候,阳光非常的灿烂。老天保佑,这一路的行程,据说多雨的地方都给我放晴,当时还和朋友打趣的说,因为我要到,所以不晴也“晴”了。
乘坐的出租车在洛阳城市中穿行,朋友在一旁不停的回答我的各种问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这干吗用的,那又干吗用等等。朋友很耐心的解释着。可是洛阳这个古城,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曾是中原重镇的,而今看起来,却有些许的落后吧。很多的细节都表明了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显然是不太高的,颇有点象历史的脚步在这里,只是慢慢的走着。而这里的人们,却也是那样的温和的生活着。平原地带,视野是最开阔的,理应使人有着更多的闯劲吧?不过也许是地势太开阔了,似乎一眼看得到的范围,哪里都一样,所以对于开拓,倒是就没有那么的激进?
洛阳的街头不是很干净,灰尘很厚,这还是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造成的,和郑州一样。相比之下,合肥,成都,长沙都显得干净多了。出租车的价格也不高,这该是和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相适应的。而物价的话,那些全国销售的品牌商品,价格在每个城市都差不多,但是本地的市场里,蔬菜或者食品的价格,都不算贵,准确说来,算是价位不高的。这还是说明本地的经济水平和消费能力。在繁华的商业城市,应该有很多亮丽的商业建筑群的,可是在这里几乎没看到,街上的建筑物都是一种半新不旧的感觉,很少有能够让人看到眼睛一亮,觉得非常的富丽堂皇或异常整洁干净的高层建筑几乎没有。只在大街上穿行而过,没去逛本地的大商场,但是总的看来,不显得太热闹,是否还是因为国庆假期太长,人们都出远门去玩了呢:P起码在合肥的时候,出租车司机就是这么笑着解释合肥街道上冷清原因的。
对了,洛阳街上有电车,搭着两条小辫子的电车,不过线路不多,大部分的还是普通车。早就知道有这样的电车,可就是才见到,有点象刚进城的刘姥姥一样感觉新奇呢。
一条大道横穿整个洛阳(名字忘了,又懒得翻地图,好象是中州大道?),好象一把拉开的弓上搭着的长长那枝箭,只是不知道这箭要射向哪个方向——是将数千年的古城带领走向现代化的新城的道路,还是继续保持着古老的风貌,慢慢的在变化中求得不变的永恒呢?
还有个小小的问题,洛阳的电力部门和电信部门的关系是不是很好呢?要不为什么街头的IC卡电话都可以直接挂在电线杆上,挺节省地方和材料的,真是聪明的主意。
晚上逛了逛洛阳城中的夜市,第一个比较热闹点,大多是吃的摊子,都挂着“水席单做”的牌子,还有很多小炒的各种配菜红的绿的摆了满桌,仔细一看,几乎每家都有油炸知了,弦歌发现自己的胆子还是不够大,看着看着,怎么也鼓不起吃的勇气,最后连看都不敢看了,呵呵。横穿了另一条巷子,走进夜市的另一部分,有卖书的,卖衣服的等等,夜市上的东西,可想而知的不会好到哪去。这个夜市和成都的春熙路夜市,那是没得比,连青羊夜市也比不上,整个的感觉还是比较的冷落,行人稀少,连灯光也不怎么亮堂。摊点前三五的零落着几个过客,摊主们也都不是很神采飞扬的样子。逛第二个夜市,就更冷清了,几乎连正式的摊点都没几个,大多是地摊。不过走到一条食街,倒是热闹非凡,灯火通明自是不用说了,吃的主要品种是烧烤,四川的小火锅,这都是消费层次不太高的场所,挤满了人,由此可见本地的消费水平集中在了哪个层次。
洛阳本地的工矿企业比较多,著名的东方红拖拉机就是产于此地。可是拖拉机厂在现在的社会除了农村市场以外还有多大的发展余地,我是想不出来了,除非大量生产大型工程机械。洛阳还有全国第一家的肉类熟食加工厂——春都集团。记得很多年前,大概是办北京亚运的时候,就开始看到春都的广告了,而今,肉类熟食的地方性越来越强,春都是否还能象以前那样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难说。在火车上结识了一位在春都集团工作的朋友,从事销售工作的,是个看起来比较上进的年轻人,他说着自己的工作,说着集团的发展,说了很多,也感慨了很多。弦歌觉得肉类熟食加工毕竟是依附牲畜养殖业的,而洛阳本地并不盛产生猪,对于要从外地调进原料来进行加工,是否在经营上,其实有着一定的压力呢?也许干脆到牲畜养殖业发达但是经济力量不发达,技术力量并不强大的的地区去开设新厂更好一些吧。象湖南和四川近年的肉类熟食加工就发展得非常不错了,如果到这些地方去开辟市场,想必有非常大的难度。不谈商业了,呵呵。
这也许是发展较早的城市共同的悲哀吧。以前的发展格局,到今天看来,不知道该说是基础好,还说是限制好。也许曾经有过辉煌,有过发展,但是现在的洛阳,象一颗被尘埃掩埋的明珠,不再有着诱人的光亮。
尘嚣日上的世界,浮躁不安的人心,还有谁来用心把明珠再度擦亮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