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从投资者和创业者两者之间选出一个弱势群体的话,你会挑选谁?估计十有八九的人会选择创业者。但是我不这么看。在最近几次的会议中,我接触到的风险投资者,都告诉我他们最大的挑战是:找不到真正好的项目。那么什么是真正好的项目呢?我写了一首七言绝句,就算是给创业者指点一下迷津,帮助创业者想VC之所想,急VC之所急。
这首七言绝句是这么说的:产品客户能收钱,简单扩展有壁垒,趋势独特可持续,团队人脉养小孩。这分别是从四个方面说的,包括了从入门到精通,从外部到内部。产品、客户、能收钱,是任何生意的基础,就是开一个饭馆也得具备这样的条件。产品就是你的主打价值提供是什么,很多创业者侃侃而谈很有吸引力,但是让人不知道能从他那里买什么,眼球注意力转化不了价值。这其实也是生意中最难的,中国的企业都是草根性发展起来的,头一两年往往是在跌跌撞撞找产品定位和公司定位的过程中。
“客户、能收钱”的意思是,不管你卖什么,得有人买;先不要说能挣钱,就是有利润,这其实很难的;先说是不是能收钱,即能否有营业额。还是拿饭馆的例子,因为中国人民以食为天,以吃饭举例谁都听得懂。你得有菜卖,一个鱼香肉丝卖十块钱,就看有否人进来到此饭馆吃饭,吃饭的人是否心甘情愿能把这个单给买了。有了这第一步才能考虑下一步他是否还来吃饭,即回头客的问题。
然后谈高级要求,必须是“简单”的生意,比如房地产的生意就很好,雇个傻子也能在那里收房租,每年房租还在涨,这就是最好的生意。如果你的商业计划书说了15秒钟,VC还是听不懂,那就不是好生意,因为换了普通消费者就更加听不懂了,那谁还买单呀。“扩展”是说该生意要有爆发性,细水长流的生意VC不感兴趣,因为不好拿着这个故事去股市上套现。本来吗,生意的本质就是要把复杂的简单化,把简单的重复化,从重复的事情中才能赚钱。
“有壁垒”就是一个技术活了,要么是有专利保护(但是专利在中国的保护效力要打问号),要么是独门绝活。这在中国这一善于一拥而上的市场中非常重要。品牌能构成壁垒但是需要时间,管理能构成壁垒但是需要耐力,我的个人观点是在中国营销渠道对壁垒的构成是最重要的,供各位创业者参考。因此“简单扩展有壁垒”,我就称之为做企业的高级水平,往往很多从兴趣爱好开始的个人站长式的网站,在这方面是比较强的,但他们要补的是生意的基础,就是请个职业经理人进来,做出“产品客户能收钱”来把网站的影响力变现。
“趋势、独特、可持续”是指企业家要看清楚外部环境。作为业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市场研究公司In-Stat,就是把帮助企业研究行业趋势作为己任。我经常建议创业者要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来评估自己的企业,想象一下如果提前10年、如果推迟10年、或者换到美国、换到非洲去开办这个公司,会有什么样的不同。每个企业都没有一个现成的公式可以去拷贝,需要发挥的是发自你内心的动力源泉;因为你是一个独特的人,所以这个公司也应该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独特气质。
“可持续”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不要急功近利,要沉住气在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上深入下去扎扎实实地练好内功,另一方面是说入行的时候,需要选择那些收入可持续的行业。比如PC行业,就不可持续,因为你分辨不出来双核和单核给你所带来的性能上的差异;比如汽车行业,也不可持续,因为50万的车和5万的车都一样能跑,都能跑到每小时百公里以上。那么什么是可持续的呢?惟有以运营形式所提供的服务,每年收服务费的方式,是可持续的。
从内部看,用人的问题还是第一位的。所以我总结了最后的七个字:团队、人脉、养小孩。团队里面,最少要有两个人一起干,不容易泄气。一个人主外,市场营销和销售大师,八面玲珑的样子;一个人主内,产品研发和客户服务,呆傻干活的样子。人脉的意思是说,企业需要各方面的资源,因此需要培养一些长袖善舞的资源整合者,总是能够介绍新的资源进来,让企业逐步逐步跨上台阶。“养小孩”的意思是说,企业创办起来,最重要的不是资金,而是咬紧牙关闯过去的创业精神;即使自己饿肚子,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没得吃,凭着这股劲才能把企业做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