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所见所闻 |
昨天一天没干别的,尽在看写字楼了,创业的时间不长,但已经是第四次挪地方了。从最初的偏远民宅,到四星级酒店,再到在市中心的分支机构,再到现在整体搬到中心地带的专业写字楼,看似在不断发展,实际上与公司的业绩没有任何的联系,基本上都是被动行为。原因要么就是对不起客户,要么就是空间不够,要么就是地主要漫天开价。所以每一次搬家,我心里都是忐忑不安,如履薄冰,随着支出的增长,收入却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总是担心公司熬不了多久就会跨了,我口袋里面的现金从来也就没有宽裕过,父亲大人在我的创业之初就告诫我,在业务没有上来之前,千万不要让自己的资金流太充裕(这里的资金来源当然是自己筹集的),要紧字当头,时刻保持危机感!父亲过去算是个合格的生意人,对他的话我自然是牢记在心,所以创业直今,公司帐号里面的钱最多也就是能撑个半年,所以我总是活在公司时刻会倒闭的状态下,也越来越懂得开源节流的重要性。不由想起另外几个创业者,当然他们的资金都相对充裕。
某位80后财富新贵,在创业第一捅金的文章里面告诫大家要节约,讲得很有道理。只是就在不久前,和某位VC投资经理聊到他的时候,经理对他颇有微辞,还八卦了一番,这位新贵在融到第一笔数百万风险投资的时候,就毫不犹豫的花了上百万装修了一下office,当然后来他在这家公司的结果如何,大家都已经知道了。
搜房网融资过亿,还是呆在中粮那空间相对有限的写字楼里,莫总的房间也不过二十几平方。
同城的T兄,融了数百万,窝在北区一个很普通的楼房里,居然连公司名字都没有挂。
其实这些与创业成败关系不大,只是刚好想到,觉得有些意思,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前一篇:与一个Web 2.0创业者的交流
后一篇:发展还是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