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北古镇·乌拉街满族镇(电视纪录片脚本)

(2011-09-30 14:19:37)
标签:

吉林市

乌拉

电视纪录片

古镇

雾凇

文化

分类: 电视诗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东北古镇·乌拉街满族镇

(电视记录片脚本)

                                                                                    

 

每一座古老传奇的城池,都有着鲜明的印记。这印记,如同一个胎记,任月岁沧桑、时光荏苒,它依然清晰可见,人说“先有乌拉后有吉林”,吉林城的胎记,就是乌拉街满族镇。

 

■【第一章·百转千回出长白】

 

乌拉街是一颗明珠,松花江是一条长龙,远方高高的天池之上,长龙奔腾而起,乘势而下,倾泻奔涌,是自然的绵延,是天地的交响,在长白山脚下,百转千回,一个灵动的“S”形,绕过吉林城——乌拉街满族镇,就座落在松花江畔,人称“乌拉古城”。

乌拉古城的第一抹春色,是从每年冬天开始的。这里是雾凇岛,是世界雾凇第一景观区,是乌拉古城的童话与神话。每个隆冬,它们总是不畏严寒,在这里风云际会,在这里化雾成霜,在这里放歌起舞!最坚强的花,总是在最冷的时候凌寒绽放!它的灿烂,不在绚丽,而在孤傲,它坚守着冬天,滋润着春天,只是一转身的工夫,夏天来了!雾凇岛的夏天,百草丰茂,蒹葭比肩,碧波澄净,天籁盈耳,恰似北方乌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多少年来,马蹄阵阵,旌旗猎猎,是谁驰骋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又是谁一直眷恋着这里的山川水域?

让我们回到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候,满族的祖先肃慎人就生活在这里。再让我们回到三千多年前的商末周初,那时候,满族先人濊(hui,四声)人已经在这里学会了打鱼捕猎。再回到明代中初,那时候,这里是海西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乌拉国都城所在地。

由沉寂到崛起,与努尔哈赤是分不开的;由部落到都城,与东征西战是分不开的。应该说,是努尔哈赤这位帝王的到来,结束了这里的纷争离乱,同时也打开了皇家巡幸乌拉的大门。明嘉靖四十年,乌拉部首领布颜建乌拉国,并修建乌拉城;明万历四十一年,努尔哈赤统一乌拉国;清顺治十四年,清朝在此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清康熙二十一年,康熙皇帝第一次东巡吉林,并把乌拉古城作为最后一站,一住就是七天,《松花江放船歌》、《入乌拉城》等传世名篇应运而生。

松花江,江水清

浩浩瀚瀚冲波行

云霞万里开澄泓

松江水奔腾着从远方走来,浪花翻卷,激荡着历史的长歌。留住的,是阅尽千帆的两岸青山,留不住的,是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当时间卷走一切,这里只剩下座座老屋在一片新绿里守望。历史的风烟过后,狼烟不再,炊烟袅袅,每个清晨与黄昏,鱼米的香气冉冉升起,乡情延续,恍如隔世!

 

■【第二章·金风清韵留传奇】

今天,当我们再次走进这古老的部落,古树参天,城墙当风,黛瓦追日,青砖拜月。那保存完好的民居,那清韵依然的府邸,无处不在诉说着那段段刀光剑影背后的闲适。5000年的发展历史,留下了6处古文化遗址,7处古城和古城遗址,一系列清代建筑群,200多处文物,2项申报成为世界档案文化遗产,涉及到乌拉街的文化艺术3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此厚重的史迹,如此丰富的遗存,与那些传奇的人物是分不开的。展开史卷,在墨香里寻找,除了努尔哈赤、布占泰、阿巴亥、乌拉那拉氏、百花公主这些风云部落显赫人物之外,还有萨府、后府和魁府的主人,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行踪,还有“四祠八庙”在默念着这里的神圣。

萨府、后府和魁府并称乌拉三府,是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吉林省极少数保存完整的清代民居。萨府建于清乾隆二十年,是第十三任打牲乌拉总管索柱的私人府邸。后府建于清光绪八年,是第三十任打牲乌拉总管赵云生的私人府邸。魁府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是王魁福的私人府邸,因为他在伊利立下战功,光绪皇帝赏赐他修建了这座府院。

乌拉三府皆为青砖瓦建筑。硬山、台梁式、斗拱木架结构,内部结构基本完好,外部多为青砖小瓦、磨砖对缝、前出廊檐、古朴典雅,具有清代八旗民居二进四合院的特色。镇内清代满族民居建筑群,包括古城街两侧的商号和民居。古城街形成于明朝、繁荣于清朝,现有各类商号、大小商铺300余家。

一座府邸,就是一座古城涂抹不去的历史。一间商铺,就是一股生生不息的人烟。如今,萨府、后府和魁府还有商号商铺的主人已经逝去,留下了几世的荣辱兴衰供世人慨叹。现代人,在与古城无数次的邂逅里,在遥望长白的神游意念里,终于读懂了那段历史!

 

■【第三章·萨满衣袂传古音】

萨满的衣袂,就这样飘起来了;萨满的腰铃,就这样摇起来了;萨满的抓鼓,就这样敲起来了;萨满的大秧歌,就这样扭起来了!萨满,是这个民族的魂!这激越的神秘的不息的魂,早已作为原生态的民族文化,登上了世界的舞台。

乌拉街满族镇,作为世界萨满文化重要的一支,已经展露出绝世的风韵。这里风俗特色鲜明,满族饮食文化、满族舞蹈、满族语言、满族体育活动等民俗文化,在这里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展。其中,打东珠与歘嘎啦哈,已经列入学校体育课程表。萨满祭祀,古远神秘!萨满身穿神衣、戴上神帽、扎上腰铃,手执抓鼓,一边唱满语神歌一边打鼓,一边舞蹈一边摇动腰铃,祈求太平,仪式严肃……

随着江山的易主,被祭祀的主角也在发生着改变。从努尔哈赤开始,这里就多了一位神灵——佛托妈妈。佛托妈妈,原为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的爱妾。传说,她因为营救努尔哈赤,被李成梁赤身裸体打死。满族人念她的救主之恩,对她的祭祀一直没有停止过。告别了金戈铁马,在这太平盛世,这位佛托妈妈,已经成了满族人的“子孙娘娘”!满族人相信,她一直在护佑着这方水土!

神歌缭绕,鼓乐回转,那流动的韵律恰如松花江水,滔滔不尽!驻足其外或摇曳其里,或一人静思或众人热舞,你眼前展现的,始终是一幅动静结合的历史画卷!而当你徜徉古道旧街、聆听古韵新声,你会看到,历史的天空正祥云流转,时代的和风正扑面而来!

 

■【第四章·古城新貌续盛名

拥有光荣的土地最容易诞生远大的梦想,期待奋起的人们最渴望金色的前程。松花江畔,太阳每天照常升起,散射着千古不变的灿烂,太阳每天都在不一样的升起,因为遥望太阳的眼睛里,闪耀着对未来新的憧憬。

乌拉史迹、满族文化、雾凇冰雪、生态农业四大旅游资源已经立足吉林,辐射东北,影响国内外。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更为乌拉街满族镇未来的发展吹响了天时地利的号角。

乌拉街满族镇,现在是国务院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乡镇、全国重点镇、全国星火小城镇示范镇创建单位。它地处松花江上游东岸,吉哈铁路、国家一级公路瑗大公路穿境而过。距晖乌高速公路华丹大街入口26公里、距魅力城市吉林市30公里、距省会城市长春60公里、距哈尔滨180公里,受吉林市经济发展的带动和大城市辐射作用明显。同时乌拉街满族历史文化、民俗、雾凇景观及蔬菜等农特产,已经被载入史册,便于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

目前,以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为主、以生态农业和工业发展为辅的宏伟蓝图正在逐步实现,它必将带动全镇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必将让更多的人爱上这座古城!

春夏更迭,古今延绵,历史的荣耀需要今天的继承,今天的创造最终也会成为历史,从天池到松花江,人与自然长达五千年的并行,天工造化与人间智慧造就了黑土地上的神奇,浸染过血与火,留下了舞与歌,它是传说,它是文化,它是一座古城的“说部”!让我们共同走进这古老、神秘、美丽、富饶的东北古镇——乌拉街满族镇。

                  

              注:此稿与同事飞云有依合作完成,纪录片获吉林省“丹顶鹤”纪录片一等奖及最佳撰稿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