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为谁起舞影婆娑?

标签:
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阿尔山内蒙古自驾旅游 |
分类: 周游四海 |
金黄的秋天,我的脚步行走在阿尔山。我的目光流淌在阿尔山。我的思想萦绕在阿尔山。
“阿尔山太美了!简直处处是风景。”同伴嘴里脱口而出的一句话。阿尔山的美,如果一言以蔽之,不应该算是优美或者柔美,应该介乎健美和秀美之间,我之所以用这么个女性化的名字来形容它,是因为我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自然地把它和长白山联系到了一起,因为它和长白山一样,都是一片茫茫林海,都是一座火山,也有着一个叫做天池的火山池,简直可以称作一个浓缩了的长白山,如此说来,它更应该算是长白山的兄弟,可相比于长白山的博大雄浑之美,阿尔山处处透露着秀气和妖娆,我更觉得阿尔山像是一个起舞影婆娑的草原女子。
论纬度,阿尔山在长白山的北面,论高度阿尔山只有长白山的一半。高度比纬度更加决定着二者不同风格的生态。
长白山的松树伟岸魁梧,枝叶参天,经受着更多的风霜雪雨,阿尔山的松树亭亭玉立,枝叶摇曳,有着动人心脾的风韵仙姿,长白山的桦树称作岳桦,在暴风的肆虐摧残下,如同一团团乱糟糟的头发,证明着男儿的倔强和不屈,阿尔山的桦树叫做白桦,它们虽然没有城市里的白桦长的那样笔直那样丰满,但是弯弯曲曲地伸展之间,举手投足随处都是动人的舞姿。
阿尔山的松树和桦树,一动一静,动静之间,让我想起了一个词: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松树的娴静,让人心若止水,所有的烦躁和喧嚣如同一粒尘埃沉入那一潭碧蓝的深水。桦树的动,让人心旌摇曳,直通天外,思绪可以简单如一团团飘动的云,洁白无瑕。
形容阿尔山为女子,不是我一时的心血来潮,阿尔山”是蒙古语的音译,全称为哈伦·阿尔山,其意思为热的圣泉,圣泉让人联想起滋养生命的乳汁,在辽阔的草原上,只有水草丰茂,生命的故事才能得以延续不断,阿尔山的传说故事,也大多闪动着女性的身影,人说阿尔山的天池,从高空俯视下去,如同一滴水,女人如水,水如女人,我没有注意啊到阿尔山的天池,是否像一滴水,我倒是感觉到它是一面梳妆镜,一只只水中游动的水鸟,就是一滴滴滚动在镜面上的水珠,不需拂拭,尘埃不染,回头再看到身边的指示牌:天镜台,既是天镜,就应该有天女来梳妆打扮,我辈心怀杂念的泥做的浊物,是不应该在这里久留的,免得亵渎了一方的圣洁。
阿尔山的驼峰岭上,还有着另一座天池,当我站在高处,向对面拍摄它的半截身形的时候,镜头里它像极了半截弯月,又像极了一抹秀气的黛眉,半截弯月,一抹黛眉,连接成一只弯弯的小船,牵系着天涯海角,塞北江南多少渴望团圆的离人清梦,独对这弯月一轮,千里之外,何处春江无月明。
阿尔山的秋天,满眼的一片金黄,蓝天的笼罩下,秋阳的照耀下,那一片金黄或深或浅,或明或暗,让人丝毫没有秋的肃杀和凄凉,在阿尔山的秋光里,黄色似乎不意味着收获,如果真有收获的话,那份收获属于心灵,不属于物质,那种纯净的黄色,不意味着世俗的富贵,不意味着情欲的浊流,黄色里透漏着希望和开始,黄色里透露出着动感与生机,在青春的黄色里,松树含羞静静伫立,顾盼生辉,桦树婀娜弄姿,笑靥醉风。黄色如歌黄色入画,此情此景,让人忘记了秋天和春天之间还横亘着一个漫长的冬天。
不要告诉我迷恋仙境,心灵徜徉的地方就是仙境,不要给我讲述传说,目光起舞的地方就有传说。
美景从来不需要寻觅,只需要发现,一旦豁然开朗,就会美不胜收,就像走进阿尔山的秋天,就拥有了阿尔山的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