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向顶峰

标签:
驴友四方顶子户外登山游记大雪旅游 |
分类: 周游四海 |
这样的场景让我想起两个画面:一个是青藏高原上的朝圣者,一个是托儿所里的孩童,今天,面对眼前海拔一千两百多米高的雪峰,我们匍匐在地,终于体会到什么是爬山。
积雪很深,登了一个冬天的山,都没有见到这么深的积雪,当春天已经来临的时候,这样的雪便如同是冬天留下的最后盛宴,一脚踩下去就是齐腰深,既抬不起脚步,又很难蹚雪前行,因为初春的天气乍暖还寒,在积雪上面结了一层硬壳,而它的硬度又不足以支撑人的体重,前行变得超乎寻常的艰难,看起来如在眼前的顶峰变得遥不可及,每前进一步都在侵蚀着再迈出一步的信心,终于,驴友们在一次次的跌倒又爬起中产生了灵感,爬行比直立行走的效率更高,这在平地上该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雪地攀登,最吃力的要数前方开路的领队,因为他不仅需要用自己的身体为大家蹚出一条路,更是整个队伍的精神标志,队伍前行的最艰难的时候,大家看到的而不是顶峰,而是领队,领队就是移动的顶峰,群驴登山看头驴,头驴强则群驴强,一个个的攀登者爬行而过之后,雪坡上留下的是用一双双膝盖开出的战壕。
“我们是一群倔驴。”谁在喊着。
不错,这条战壕就是不屈的明证。
人屈下身来,有时候并不代表屈服,有时候,屈身表达的反而是一种永不屈服的倔强,有了今天的经历,我终于明白了倔强的“倔”字为什么是“人”加了一个屈服的“屈”字,原来这“屈”字是屈身的意思,就像今天的我们,双腿曲倒在顶峰之下的时候,心已经飞向顶峰。
爬行的前方是站起来,那里是顶峰,我们爬行就是为了在顶峰上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