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路,凭什么让刘翔走完110米
(2008-08-19 10:09:36)
标签:
评赛观赛奥运刘翔中国队董路体育110米栏杂谈思想 |
分类: 我心激荡 |
刚看完董路写刘翔的一篇文章《刘翔应该走完110米》,文章前面对刘翔退出理解的部分与我的看法倒比较一致,可后面的说法我有点不敢苟同,董路先生为刘翔精心设计了一幕走完110米的精彩大剧,建议刘翔最好边走边推倒栏杆,而且给这幕大剧起了个好名字:“推倒重来”,为了怕被误认为是自作聪明,董路先生还建议观者“搜索一下‘雷德蒙德’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视频”,为了强化自己这个创意不是别出心裁,又讲述了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上坦桑尼亚马拉松选手阿赫瓦里的故事,其实董路先生用不着这么引经据典,我们对董路先生的体育知识从没有怀疑,更是相信董路提出这个创意,绝对没有恶意,是为了刘翔好,为了我们大家好,为了祖国好,为了奥林匹克精神好。
设想一下,如果董路先生的设想得以顺利实现,该是何等壮观的景象,现场的观众沸腾了,全国的观众沸腾了,一个英雄诞生了,与奥运一起名垂青史,用董路的话来说“人类奥林匹克历史上又一个伟大的瞬间将豁然呈现,周遭乃至世界将只有理解,只有感动,只有震撼……”
这样的伟大创意,读起来都让人心潮澎湃,可是刘翔偏偏就这么不知趣,错过名垂青史的机会,因为刘翔就是刘翔,他不是董路,那一刻,他只是一个人,一个如同大街上校园里所有年轻人一样的年轻人,只不过他比别人承受了更多更大的压力,他要为所有看着他惦记着他的人去争取荣誉,如今面对伤痛,他做出了刘翔式的选择,没有做出董路式的选择,他没有按照那些导演的设计去演出,在危难的时候,他选择了做普通人而不是英雄,可谁又可以说普通人不是英雄呢,可退一步讲,他即使向董路说的那样,“慢慢地将10个栏一一推倒,直到走过终点”,他就真的让所有的看客满足了吗?也许还有甲路先生建议他趴着到终点,还会有乙路建议他身披国旗绕场爬一周,他推得倒赛场上的十个栏杆,可永远推不完人们心头为他设置的千万只栏杆。
退出就是退出,不管以什么方式,站在赛场上,他已经是英雄。完成比赛,不一定非要到终点,他有资格接受我们的欢呼,而不是没有来由的指责,用自己的方式谢幕就是最大的精彩,没有人有资格做别人人生的导演,我们尊重刘翔,就要尊重他的选择,他的伤痛他自己知道,我们已经要求了太多,又有什么理由在他身体和心灵双重经受打击的时候,还对他的选择说三道四,说什么话是你的权利,只是说一遍我姑且理解为好心,说两遍,我该说你别有用心,站着说话不腰疼了,难道非要让刘翔在赛场上拼到残废,坐在轮椅上,戴上你用好心编织的英雄桂冠,才是故事的完美结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