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很多同学在惦记着年后和领导提加薪,或者以离职为名义要求加薪,对不对?
然而如果继续保持这种汇报习惯的话,加薪什么的就不要幻想了。
这种垃圾汇报习惯的范文如:
本月工作总结:
1.
2.
3.
除以上外,本月为支持新报表上线,已连续15天加班,表现非常积极!
什么?似乎有同学立刻跳出来说:“数据分析工作的汇报就是这样的啊!”是滴,的确数据分析工作做得是这些事情,然而这仅仅是你的工作内容,并不代表你的工作结果,更不代表这是你的工作成绩,更不能成为你升职加薪的保证,也不能在你跳槽的时候帮助新企业认可你的能力。因为这仅仅代表你完成了你的工作而已,没有突出你的价值!!!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是张大彪,战斗结束了你向李云龙汇报战果
报告团长!
本次战斗我们挥舞军旗15次,打出子弹15000发,发射炮弹500发,冲锋15次,平均每人跑步1500米,我们打的非常顽强,有200多人都挂了彩!我们有利的打击了敌人!
而团长只反问了一个问题:
你打死了几个敌人?
你打死了几个敌人??
你打死了几个敌人???
没打死敌人你唧唧歪歪啥!!!
同理,做报表,做系统,加班跑数这些只是数据分析师们的本职工作,他们是数据分析师的敌人,不是公司的敌人,也不是老板的敌人,所以即使你干的再辛苦那是你应该的,相反,如果做错了,就是你没有尽到责任!
那么如何体现数据分析工作对业务的重要性呢?这里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是怎么帮市场部分析促销效果的,我们应该和这些邀功请赏的大师们学习汇报技巧!(其实想一想,业绩都是销售做出来的,为什么市场部能把功劳够归到自己头上呢?)
促销分析的指标分为三层:
第一层:核心指标,对公司当前业绩的贡献。
“老板,我们为公司挣了5000多万!”。
为了体现对业绩的贡献,一般分作三个方面做对比,总能看出差异的!
按场景对比:有促销VS没促销的场景下,销售情况
按时间对比:做促销之前VS做促销之后,销售情况
按人群对比:目标客户VS非目标客户,销售情况
第二层:次级指标,对公司未来业绩的巩固。
“老板,虽然当前业绩没有明显拉动,但是我们做的是长线,我们改善了……”
培育新品空间:增加了新品市场占有率
引导消费习惯:培养了顾客搭配购买习惯
改善顾客结构:吸引了更多高端/目标客户消费
总之,意味着未来有更多交叉/增量销售机会
第三层:周边指标,对顾客心智的占有。
就是俗称的三度:
认知度:更多潜在顾客接触到我们啦!
满意度:更多现实顾客爱我们啦!
忠诚度:爱完我们还赖着不走啦!
所以你看,如此立体的,全方位的,有深度的展示了一个可能没那么好的促销活动对公司业绩的拉动,比起那些只会说:“老板我们干了1亿销售额!新年还要干!干!干!”的销售们,文艺了不止一个档次,而且非常具有说服力!
所以,如此聪明的分析师们,看到我们该怎么做了吗?
首先,把所有的工作分为三部分:
1.
比如更新报表,维护系统,常规维护,不出错,稳定,及时就是最大的功劳,因此这一类工作要重点考虑如何平稳的完成,特别在系统,底层数据出现重大错误的时候,需要有充足的应急预案。
2.新增优化类工作:
比如为一个新业务开新报表,比如调一个老报表的结构。就相当于促销分析中的周边指标,要收集相关业务部门对报表使用满意度。需要调整,一定是在目前使用有问题,或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调整。因此好的调整一定能更好的提升使用体验或者使用效率,所以不要简单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事先定义好考察指标,主动收集意见,鞭策自己进步。
3-1.项目促进类工作
情景1,总部项目:就相当于促销分析中的核心指标,要利用按时间/按场景对比法。既然一个项目需要专项数据支持,那么肯定有数据发挥用处的地方。我们是通过精准投放提高了ROI?还是通过有效的配置降低了成本?如果盲推ROI会是多少?如果单纯按业务部门判断会是多少?深入分析优化以后又可以去到多少?这些不但要心中有数,而且要在最终成果展现时充分说明,其中效果良好的要树立成数据支持项目的标杆,单独汇报。
3-2.
情景2,分公司项目:就相当于促销分析中的核心指标,要利用按人群对比法。不同分公司,渠道,团队对数据的重视与利用程度肯定不同,找到那些重视数据利用的分公司,帮助他们用数据改善业绩,然后利用数据的VS不爱利用的,高下立显,做成标杆,单独汇报。
最后,陈老师严肃的指出,这篇文章不是在教大家如何邀功请赏,而是很认真的在探讨一个问题:数据分析师的价值到底在哪里?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能清晰自己对于业务的贡献,只知道闭关造车拔数据,那么公司也不会认可我们的贡献,希望大家更多在项目开始前,就认真想清楚数据在项目中所起的作用,认真的发挥特长,做好工作!
本作者:天善特邀社区专家 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