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点评5星的咖啡店 | 真实数据背后的陷阱

(2016-08-27 21:47:02)
标签:

杂谈

​@数据化管理:今天分享篇一个朋友的“小文”,文章虽然不长,但是思考的角度却是值得我们学习。


几周之前有一次到城里办事情,顺便约了朋友吃饭,没想到事情很快就办好了,离吃饭还有一个小时,于是打算找地方坐坐。打开大众点评,发现500米以内刚好有一个5星(满分5星)的咖啡店,让爱喝咖啡我一阵惊喜。

穿过一条街,我在一条夹在居民楼之间的小巷子里找到了这家咖啡馆。店面不大,一个窗口对着箱子,窗口上方挂着木质的黑板上列着饮品清单,窗口旁边有一扇小门。外面酷热难耐,我迅速钻进了小门。

我问店员,招牌咖啡是什么,店员说是「海岩拿铁」,于是就点了一杯。14块钱,一点不贵。掏出手机刚回复了几条消息,咖啡就已经做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啜饮一口。

好甜!已经甜到了「腻」的程度,完全遮盖住了咖啡的味道,顿时十分失望。

喝着这杯让人失望的咖啡,我思考着,为什么评价那么好体验却那么差。再次打开大众点评,我突然意识到,也许并不是打分造假,而是我被统计数据给骗了。

这不禁让我想起读书的时候看到的一本书《统计陷阱》,整本书都在罗列一个一个通过玩弄数据来混淆结论的例子。那么,这个5星的评价是怎么来的呢?

可能一:数据造假。通过刷单把评价刷上去。

可能二:5星的评分,客单价只有12块,用户打分时,参照的标准其实不是「好喝」,而是「性价比」。

可能三:评价的样本是有偏的。比如咖啡店也卖其他饮料,高分其实是其他饮料带来的,或者长期促销让很多常客重复打分。

可能四:确实有部分人喜欢喝这种“腻”的咖啡,只是我不喜欢而已。

生活中的统计陷阱无处不在,这次陷阱只是让我买了一杯不合口的咖啡,类似的陷阱如果出现在工作中,投资决策中,或者买房的时候...看到结论,尤其是数据结果,如果不多问几个为什么,真的很容易被欺骗。甚至有时候看到数据,也要多问一下数据的来源是什么。


联系提高判断力,以前对「直播」这个事情就有一定程度的误判,caoz对判断力提高有很好的建议:

  • 保持社交圈的多样性
  • 保持开放兼容的心态
  • 保持观察和好奇心
  • 养成尊重事实的习惯
  • 任何时候不要忽略沉默的大多数
  • 保持怀疑
  • 精英人群从来都不是互联网主流

其实,也许下次打开大众点评的时候,应该点开评价内容多扫一眼......


作者介绍:王智楠,知名互联网公司数据从业者,喜欢研究个人成长、时间管理。微信公众号momonotes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