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01▲
记得有人说过,旅行就是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去别人呆腻的地方,大概是用视觉的落差提振心灵的欢愉吧。“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一石激起千层浪,就是最好的脚注了。
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时候甚至是最好的时候,我们都会被家庭、事业、经济条件等等诸如此类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所困囿和縻绊,迈不出那么潇洒的步子,做不出如此任性的决定。
这个时候,破解“熟视无睹”的思维桎梏和惯性镣铐,不让视而不见起腻自己的心灵,兴许就找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理之乐,寻着了“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外之喜。
看与不看,山就在那里。对于西狼生活的这座城市,抬头即可看见贺兰山,也多次去过贺兰山,踏过不少贺兰山缺,横穿却是第一次。恰恰是这个第一次,带给西狼不一样的感觉,有了人生初识的惊喜。
有博友说,贺兰山是一座男人的山。西狼十分认同,贺兰山就是西部汉子的象征。遍历雪雨风霜的侵蚀,即便遍体鳞伤依然挺拔如故;阅尽沧海桑田的巨变,哪怕山崩石裂还是稳如磐石。千万年来,他就这样默默矗立在天地间,宽厚的脊梁挡住了腾格里沙漠一次一次的侵扰,用一种无语的坚持,一种负重的担当,一种坦然的包容,护卫者黄河冲击平原的宁静、富庶和安详。
每每与贺兰山对视,西狼总会想起罗中立那幅名为《父亲》的著名油画----世间万事万物,可以不美但须有用,走近还是走进贺兰山,我总是满怀敬意,也心生暖意!
关于穿越贺兰山的详情,博文《踏破贺兰山缺①》中都交待了,若有暇可参看。今儿只说几句感受,与穿越无关,请朋友们见谅!
最后,复述几个基本数据,兴许有用:自苏峪口松涛山庄起,经5300米险峻的水泥崖壁栈道,抵达海拔2908米(与地面垂直落差1060米)的贺兰金顶。然后,沿金顶后山2300的木栈道下山,抵达宁蒙交接处的贺兰山缺,就穿越了贺兰山。
P02

P03

P04

P05

P06

P07

P08

P09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P18

P19

P20

P21

P22

P23

P24

P25

附上岳飞《满江红》全词,请朋友们雅赏:
满江红 [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感谢新浪草根名博首页[精彩影像]栏目推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