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攀登这座不知名的山峰,纯属心血来潮。驱车六盘山中,看到峡谷两侧风景迥异,阳面山坡上灌木丛红彤彤一片似丹霞飘落凡间,阴面山坡上黄灿灿的落叶松林布满山岗,便不觉心动,遂停车就近向红色中攀去。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接着这句名言的意思,西狼觉得话也可以这么说,世上的路如果没人走,渐渐就没有路了。六盘山脉这座不知名的山岗就是这样,茅草及腰,灌木成林,荆棘丛生,寻不着路的踪迹,眼见很久无人来过了,极是难走。看来,六盘山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和封山育林政策落实的很好,真就退了也真就封住了。假以时日,这些次生的林子慢慢会野化为自然,想到这个远景心中大为畅快。



喜欢自然的美好,一山一水,一花一草,无论其大气磅礴,还是纤细优雅娟秀;不管它凝重如磐,抑或飘飘欲仙,都是天地的造化,看着恣意却蕴着道理,添一点就过了,减一点则少了。不像人造的景观,甭管费了多少心思,侍弄的多么规整,那份精细都是着了人的意思的,而着了人意就少了天意,万难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了。尽管道家也讲求“天人合一”,真正能达此化境的,千古能有几人?



人本就是俗世的生灵,总会追求更舒适的生活环境,更丰富的物质享受,更出人头地的成就感觉。于是,随了性子去塑造一个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充满了竞争和竞争结果的比较,人心中的烦恼、不平、失落、嫉妒……所有这些不快乐、不幸福的情绪,莫不来自自己主动的比较,或者别人有意无意的撩拨。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朴素却极有道理。



于是,寻着些许工作的间隙,就着意避开城市的喧闹。或有一两天就走远些,专一去那些人烟稀少处,不拘山水只为感受一份宁静,当然这样的机会极少,一年能有一两回就很惊喜了。只有半天辰光的话,就在城郊溜达溜达,吸点新鲜空气,拍些花花草草,倒也聊胜于无。更多时候则是偶遇,出差途中忽然就被路边一处风景吸引,只要不是急着赶路,自会停下车子徜徉其间,每每都会撞出一些心灵火花,寻着一些意外之喜。



罗兹说:“一个人没有朋友固然寂寞,但如果忙得没有机会面对自己,可能更加寂寞”。置身大自然之中,专注于一花一草,一枝一叶,就丢开了别人的目光、别人的看法、别人的说道这些身外的东西和它带来的自我的桎栲,心灵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找到与内心对话的机会,找到审视自我的机会,才能真切地看到自己的内心,深切感受到生命归位的真实和存在的意义。




常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那是人间的痼疾,而非自然之道。即便在瑟瑟的秋风里,也总会有一些树木活泼泼地站着,成为最吸引眼球、最撞击视觉的靓丽风景。它或者它们就是多了一份坚持、一份沉着、一份超然,于是有了比秋风更刚烈的内核,比秋霜更坚韧的品格,才能于一派萧杀中独秀出最后的精彩。为人做事何不也这样,用一份坚持对待困难,用一份沉着应对挑战,用一份超然看待评价,静静站立在烈烈风中,淡看云卷云舒,静听花开花落,真的就是一种境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