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走宁夏川】 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2012-07-03 17:10:18)
标签:

西狼

行走宁夏川

中卫

沙坡头

腾格里沙漠

分类: 醉翁之意不在酒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沙与水的完美结合,是宁夏风景的独特之处,集中体现在沙湖和沙坡头两个5A级景点上。这几年沙湖在外的名头比较响亮,但宁夏人却似喜欢沙坡头多一点。
    沙坡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最年轻的地级市----中卫市境内,浩荡东进的腾格里大沙漠神秘止步于此,“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千古传奇开始于此,沙水相依的绝世风景融生于此……对真正的旅行者来说,沙坡头更有内涵,绝对是一席丰富的视觉盛宴和精神大餐,值得细细品味。
    从沙坡头开始“行走宁夏川”,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也许,沙与水的遭遇,本身就是精彩的故事。进入中卫,高耸的贺兰山脉悄然隐退,腾格里沙漠毫无阻碍地突入宁夏境内,直到遇见黄河,婉约和温润面前,大漠竟再也迈不动强悍的脚步,硬生生将自己勒成一道长约2000米、高100余米的沙堤。突然现身的沙漠,也让习惯了崇山峻岭间婉转的黄河大吃一惊,避让还是逃匿,结果只是一个转身,黄河优美出了270度的弧线。故事的结局当然是圆满,沙堤将尽处,黄河拖曳出清晰的太极图案,不就昭示着沙与水的和谐吗?!
    西狼演绎出这段故事,当然只是凑个趣。可靠的说法是沙坡头乃清乾隆三年(1738年)地震的结果。唤作沙坡头,大概取其“沙漠到了头”或者“沙漠之首”的意思吧。《明史?地理志》载,中卫“西有沙山,一名万斛堆。大河在南”,从“万斛堆”这个更诗意的名字可以看出,腾格里沙漠早在更久远的时候,就选择了滞留。
    千百年来,沙坡头以这样的姿势站在黄河边上,松软的沙漠横亘成永恒的风景,始终与黄河保持着零距离的亲密接触,再也没有往前推进一步,成为千古奇观!
    驻足沙坡头,极目向北,烟波浩渺的腾格里大沙漠不见边际;凝神俯视,母亲河----黄河蜿蜒出清晰可见的太极;南岸香山,山峦叠嶂,险峻挺拔,万里长城若隐若现,不正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出塞时长吟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情景吗?!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王维那个时代,穿越黄河是件极度困难的事情。除了寒冬腊月结冰的黄河适宜大规模的军事行动外,滔滔黄河就是其他季节的天然屏障。王维要渡过黄河继续西行,奉命出任凉州河西节度幕判官,并悲沧地写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千古名句,能够依靠的只有羊皮筏子。
    羊皮筏子是古代黄河上游的唯一运输工具,俗称“排子”。它的制作因地制宜,是将山羊割去头蹄后,囫囵脱下羊皮,扎紧口子,用嘴将其吹鼓,十几个“浑脱”捆绑在木框下面制成“排子”,游人背靠背挤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桨划筏前进。风平浪静时,羊皮筏子借水漂流,筏工放声高歌,乘客暑意顿消,倒也十分惬意。倘遇有风的天气,羊皮筏子随了波涛起伏,就是百般的惊险了。

 

    如今,羊皮筏子仍在,只做了旅游的一个项目,很是红火。因了拦河大坝的缘故,羊皮筏子顺流漂下,已经十分平缓了。要想刺激,可以去滑沙,在下坠中感受“一泻千里”;可以飞跃黄河,借了吊索体会“飞黄腾达”;也可以乘坐快艇,于大河的浩渺上找寻风驰电掣的生死极速。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沙坡头给人的震撼,绝非只是自然。
    大漠与长河,相依相伴。这里是生命绝地的尽头,也是生机萌发的开端。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我们的祖先就将一道长堤直直插入了河心,将河水分出南北两岸,开挖美利渠,创造出了自然灌溉的奇迹!这道10里长堤被河水不断撞击出雪白的浪花,远看宛如一匹白马拖着长长的缰绳驰骋在黄河之中,留下了“白马拉缰”的传奇。沙坡头,正是富庶宁夏平原的起源和“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开端。
    于黄河中筑坝分流取水灌溉,同四川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时间上略晚,也没有像李冰父子那样留下奇迹创造者的名姓。但古人们显示的聪明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仍然令人叹为观止。十年前,随着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的建成蓄水,分水坝已经深埋水下。如今,大河中央矗立的那匹不伦不类的扬蹄白马石雕,足下就是分水坝的顶端,而真正的白马拉缰水利奇观永远消失在历史尘埃深处了。
    站在高高的沙堤之上冥想,今人更智慧些还是古人更智慧些,今人更有力量还是古人更有力量,终不得其解。无论如何,顺应自然,顺势而为,应当更符合自然规律吧!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当然,今人也是有所作为的。
    1954年开工、1958年投运的西北交通大动脉----包兰铁路,自沙坡头北侧穿越腾格里沙漠的颈部。为了确保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不被移动的沙丘吞噬,科技人员、铁路工人和当地群众奋战半个世纪营造防沙、治沙绿化工程,他们创造的“麦草方格”,用最经济、简便、原始的方法,成功制服了沙魔,使包兰铁路沙漠段几十年来安然无恙。麦草方格治沙成果因此震惊世界,被联合国评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单位”,誉为“人类治沙史的奇迹”,绝对是一项足以告慰古人震烁后代的伟大创举。

    有沙与水的自然和谐,有古今人力的巧夺天工,沙坡头就有无限的景致和无穷的魅力,无论是“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的赞叹,还是“中国最美的地方”(《中国国家地理》推出)的盛名,沙坡头都当之无愧。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行走宁夏川】 <wbr>沙坡头,黄河第一湾的绝世精彩

几句题外话:

        1、去沙坡头时,只带了卡片机,片片质量不高,只是“到此一游”的意思。

   2、在沙坡头,未找到拍足黄河大转弯全景的位置,全图是第一次尝试着接片,像素不一致,凑合的。

   3、时间关系,有些地方没有走到,从网上“jike图片”中搜到一张“白马拉缰”分水坝和一张“麦草方格”,像素较低,就是个意思。当然,原作者是必须要感谢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