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
主题:传承经典,铸就未来。英国馆的设计是一个没有屋顶的开放式公园,展区核心“种子圣殿”外部生长有六万余根向各个方向伸展的触须。白天,触须会像光纤那样传导光线来提供内部照明,营造出现代感和震撼力兼具的空间;夜间,触须内置的光源可照亮整个建筑,使其光彩夺目。


瑞典馆
主题:创意之光。展馆由四个方形建筑连接组成,共三层,观众可以通过十字形透明玻璃通道,穿梭于各个建筑物间。从高处鸟瞰,会是一个什么效果呢?没错,是一面瑞典国旗!


安哥拉馆
主题:新安哥拉,让生活更美好。展馆外墙以非洲木雕为装饰,张扬安哥拉的民族特色。馆内展品包括富有民族特色的雕刻和绘画,融合展区的现代科技展示手段,不仅表现出安哥拉与水难以割舍的渊源,也对其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了探索和展示。


荷兰馆
主题:快乐街。展馆由长约400米、向空中延伸的“8”字形街道和26个错落有致地“悬挂”在街道两旁的微型展馆组成。
“快乐街”代表着一个理想化的城市,展现现代城市生活的合理规划,充分展示荷兰在空间、能源和水利方面的创新。


立陶宛馆
主题:盛开的城市。展馆一部分造型灵感源自含苞欲放花蕾,寓意国家和城市充满生命力,欣欣向荣,繁花似锦。通过城市发展的成功实例、建筑与文化遗产、自然保护、人民成就、运动和科技成果等领域的展示,展现立陶宛在成为波罗的海区域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发展进程中,人与人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共存的现状和美好愿景。


卢森堡大公国馆
主题:亦小亦美。卢森堡展馆的建筑结构就像一座壁垒,中心位置类似中世纪的塔楼,四周由翼楼和树木环绕。作为欧洲的“绿色心脏”,卢森堡向来十分重视环保问题。整个展馆的建筑材料都是钢、木头和玻璃等可回收材料,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也将成为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一个典范。


瑞士馆
主题:城市空间与自然和谐。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展馆四周被一层巨大的互动型智能帷幕包裹,这层帷幕可以与周围的光能感应,呈现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

瑞士馆
主题:城市空间与自然和谐。从空中俯瞰瑞士馆,其轮廓是一个想象中的未来世界的轮廓。展馆四周被一层巨大的互动型智能帷幕包裹,这层帷幕可以与周围的光能感应,呈现动态闪光的视觉效果。最外部的幕帷主要由大豆纤维制成,既能发电,又能天然降解。


新西兰馆
主题:自然之城:生活在天地之间。展馆外形如飘逸的云朵,似飞翔的翅膀,寓意新西兰是“白云覆盖下的土地”。展馆建筑包含了新西兰文化、风景、人文等元素,如白云、花园、自然风光。展馆设计独特,一座屋顶花园不仅展现了新西兰的自然之美,还体现了新西兰人科技创新的独特匠心。


意大利馆
主题:人之城。展馆设计灵感来自上海的传统游戏“游戏棒”,由20个不规则、可自由组装的功能模块组合而成,代表意大利20个大区。整座展馆犹如一座微型意大利城市,充满弄堂、庭院、小径、广场等意大利传统城市元素。



斯洛伐克馆
主题:人类的世界。展馆以广场的视角展现城市的变迁。进入展馆,可以看到一段螺旋状的楼梯,象征着城市绵延的道路在广场交会。广场周围环绕着一堵墙,布满旧时记忆的片段,代表斯洛伐克城镇和建筑发展历史的重要坐标。


智利馆
主题:纽带之城。展馆形似一个呈波浪般起伏的水晶杯,又有大海中航船的意象。在造型复杂的钢结构和玻璃墙之外,覆有特制的钢丝网,加上大面积的屋顶花园,可起到遮阳节能的作用。

(以上照片为本人拍摄,转载请留言告知。效果图和文字介绍搜自网络,谨表谢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