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夕,浮生偷得半日闲,去听了场交响乐,感受了一把高雅艺术。虽说只是省级歌舞团的,在这个小城市里也属新鲜事儿。耳朵受用,仪表上却也端端马虎不得,所有入场者均被要求着正装。三个小时的正襟危坐,脊背挺得酸酸的,巴掌拍得红红的,说实话脑袋还是空空的,到了也没整明白“序曲”、“波尔卡”是什么东西,没觉得这劳什子比瞎子阿炳那一曲“二泉映月”更催人泪下。
在这座小城里,咱家好赖也算一知识分子,平日里也好一点附庸风雅,怎么就对高雅艺术找不到北呢?不禁十分惭愧了。一散场便开始搜肠刮肚胡思乱想,到也琢磨出点道道来:高雅艺术肯定来源于“贵”。且不说眼下这票价高到了近千元,让俺着实心痛了一番。单论交响乐这阵势,算算人就有百八十,家伙事更不是咱耍弄的竹笛、二胡、唢呐等可比拟的,一句话绝不是穷人能玩得起的“东东”。让咱想,把交响乐搞得如此堂皇,大概是从欧洲宫廷开始的吧?否则,谁有那么多金子和空闲时间来给器乐合奏涂脂抹粉,打扮出一副绅士派头来呢?所以说,交响乐是给有钱人和有闲人看的,打小有人教给他们这种动静表现的是欢快,那种响声反映的是悲愤……慢慢的便有了条件反射。高雅艺术因贵而高因高而雅啊!这般想着,便胡乱给自个找了个台阶下来。
当然,艺术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归根到底是咱素质不行,平日里只顾了鼓捣下里巴人,把那阳春白雪给忘脑后了。今后还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争取把“高雅艺术”学懂弄通,融化在血液里,镶嵌在脑沟中,待到山花烂漫时,咱家一定能找到“她在丛中笑”的感觉。呵呵……
(繁忙之余,游戏之作,纯为活跃自个脑细胞。无讽喻之意,亦不追学术之高,列为看官,一笑了之便是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