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足0-3负于乌兹别克斯坦,27年来首度亚洲杯小组出局。”
手机上看过这则消息,随手就删了,没什么感觉。因为早已不看国足和国内足球比赛了,无论亚洲杯、邀请赛还是国内联赛,一概不看,事不关己,自然高高挂起了……不过,这几日耳根子总不清静,坐车上街、饭店就餐、单位上班,满耳朵灌进的都是中国足球,有破口大骂的,也有扼腕而惜的;有讲素质不行的,也有说技术差劲的;有诅咒教练的,也有怒斥队员的……听到最后,还是一句话,恨铁不成钢!
看来躲是躲不了啦,那就凑凑热闹,也来无病呻吟一番。“恨铁不成钢”的潜台词当然还是需要“成钢”希望“成钢”----咱中国足球能在世界上“潇洒走一回”!作为个体的爱好抑或群体的愿望,本也无可厚非。可话又说回来,且不论小小的足球是否承载了太多的“大求”,就说这“钢”也不是任啥矿石都能炼成的,何况要“冲出亚洲”横扫全球那得特种钢才行。
应当说,这二十多年来,我们为炼这块钢,使老劲儿了。“土法炼钢”,用本土教练试过了,“稳准狠”“小快灵”“高中锋”“边路突破”,药方开了一服又一服,药吃了一茬又一茬,愣是没辙!那就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吧,从德国人施大爷开始,霍顿、米卢、哈恩等一串子洋教头执掌国足帅印,除米卢的成绩差强人意外,其他都乏善可陈,美元花老了,水土不误,洋药不治病,还是个没辙!
土设备洋工艺都不管用,看起来只有从原材料上找毛病了,我们的矿石还真是贫铁矿:一来矿点分散规模偏小。十三亿人中踢球的稀稀拉拉,用官方语言说是“缺乏群众基础”;二来品位太低。不少人只会玩脚儿,不会玩脑子,这种矿石只能在冲天炉里炼炼,做做地条钢什么的,要想造出无缝管、彩钢板等高端产品那就是做梦了。
既然炼不出特种钢轧不成高端材,为什么还要“没条件也要上”呢?没有条件硬上那可就花老钱了,有必要吗?足球不过是一种体育活动,也不过是体育活动中的一种。咱炼不出好钢还织不出好丝绸吗?“扬长避短”绝对是中国智慧,无论是战略思考,还是战术应用,都是克敌制胜彰显自我的不二法门。临到头了却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这“长”要扬,“短”也要扬,不是天上掉馅饼吗?
离离拉拉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意思很明确,就是咱别玩儿足球了。把花在足球上的冤枉钱用到乒乓球、羽毛球甚至篮球等传统长项上,那独孤求败的心都有了,顶不及也能闹腾个傲视亚洲。如果想的更广一点,用这些钱多为中小学建几个球场体育馆乒乓台,或者为每一个社区、每一个村庄建一个锻炼场所添置一些锻炼器材,把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加温,那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