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有直臣须先有直君

(2007-05-09 14:28:22)
标签:

西狼

历史是个故事会

李世民

魏征

分类: 历史是个故事会

    忠臣易做,直臣难为,忠且直的臣子那就可遇不可求了。

    盖做忠臣,只要恤王艰、敬王命、勤王事,也就是尊爱自己的上司、顺着上司的意思用心做好上司交办的事情,一切OK了。可是,要做个直臣,不仅要恤王艰、敬王命、勤王事,还要不怕死、谏王非,如果从大局出发从长远考虑,王命是错误的,要敢于犯颜直陈,做到这一点就难了!不要说古时候皇帝老儿手握生杀大权,龙颜一怒就可能马上人头落地。就是现在,上级不理解你的苦心,隔三差五给你双小鞋穿,也够你受得。所以,直臣肯定是忠臣,而忠臣未必是直臣。

    做直臣,仅有不怕死的精神还是不行的,如果惹得皇帝老儿翻脸,咔嚓一刀砍断了你的尊脖,这个直臣还是做不成的。因此说,有直臣的前提是有直君。中华五千年历史上,要说直臣第一人,恐怕无出魏征右者,成其一世英名的却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先生有容人雅量,有自警之心,敢于把魏征作为映照自己污点的镜子来正衣冠。所以,能够做出见魏征来,把把玩的爱鸟藏在衣内活活闷死这样的诧人之举来。唐人刘肃著《大唐新语》卷一中有一则故事:“征薨,太宗御制碑文并御书。后为人所谗,敕令踣之。及征辽不如意,深自悔恨,乃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此举也。’既渡水,驰驿以少牢祭之,复立碑焉。”悲哉!魏征一死,满朝文武那么多柱国之臣,竟然没有一人出来说话,劝谏太宗的错误决策,怎不让李世民先生悲从心来?马上跑到魏征坟前大放悲声。可见,正是因为有李世民这样的直君,魏征才得以善终,博得了千古直臣英名。

    因此,作为一方主事之人,也即领导,一定要有胸襟,能容人,纳逆言。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为大,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这样,你的团队才能忠于事业,勤于事务;才能预防败招,匡正失误;才能树一方正气,聚一方人才,成一番事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